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9 月 18 日,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银河数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协议,通过对银河资管的入股和业务重组,借助其发行的资产通证 WIT Wealth in Token 及其管控体系,将正式进入数字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在得到新股东的资源和牌照支持后,银河资管将在香港加速资产通证化的扩展力度,合规运营,全面发展。

让大家兴奋的是,这条新闻的发布者同时说:

WIT 作为一种加密数字凭证,在以太坊体系上自由流通。WIT 在和银河资管进行兑换时,锚定的法定货币是离岸人民币 CNH,按照 1:1 进行兑付。

所以许多媒体的解读是:

香港首家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将合规出场!

而就在同一天,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在央行上海总部官网发布公告,称将常抓不懈、持续防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风险。

那么,这个稳定币WIT究竟是何方神圣?

WIT(Wealth in Token),万通宝,其对外宣传,它的发行基于具有高度流通性的资产以及法定货币所组成的混合资产池,以人民币现金,租约资产以及其他资产作抵押,银行背书,价值恒定。

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在白皮书中,WIT用极大的篇幅来描述应用场景和技术解决方案,却缺乏稳定币最关键的信息:1、发行WIT对应抵押的法币存款在哪里托管?2、目前已经发行的WIT,是否有相对应资产的审计报告?3、是否得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行政许可?

目前,WIT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政策风险,无论是央行还是外汇管理局、香港金管局对离岸人民币都有一定的监管,尤其是央行多次发布禁令,禁止炒作数字货币,更何况是锚定人民币的稳定币,完全是政策不允许的领域。

目前,稳定币的发行锚定机制一共只有三种:法币资产抵押型、数字资产抵押型、无抵押算法银行型。而WIT目前的发行机制属于第一类,也就是存入一定量的人民币法币,然后发行对应数量的WIT。

但是,通过查验WIT智能合约地址,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其智能合约地址为 0x0be4a987fd8dcbd2fff64ba4131d3a208307f667 ,为了检验真实性。

根据合约显示,从创建WIT开始,其初始发行量就有10亿个,按照法币汇率比值,相当于一开始就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代币。

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按照稳定币的发行逻辑,这意味着其必须要有1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抵押,然而目前并没有任何关于这10亿元人民币的存款以及托管信息。

同时就筹码分布来说,一共仅有13个钱包地址拥有WIT,其中99.68%的筹码都集中在前两大地址,筹码相当集中。

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从发行之初到现在,WIT发行总量一直保持10亿不变,而已经有用户打款兑换WIT,这说明WIT根本没按照1:1锚定法币存款的增加机制发行WIT,只是在10亿的初始发行量中流转。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空手套白狼吧。

查看白皮书,有两个主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是WIT的发行主体,银河数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Galaxy Digital Assets Management Co.Ltd);二是信元链(Trust Credit Power),WIT的合作伙伴,号称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可信房屋租赁系统,其发行的代币TCC在未来可作为“租约信用合约”成为WIT发行的基础资产。

透过这两个主体,我们找出了WIT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首先,在香港工商系统中查询关于Galaxy Digital Assets Management Co.Ltd的工商注册信息。

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查询结果显示,银河数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总股本1万港元,折合人民币8729元,目前的董事仅为持中国内地护照的常波。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常波目前是国内13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其中最具实力的一家公司是“深圳优联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同时,对深圳优联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股权穿透,发现“香港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投资管理公司间接投资过优联金服。

大反转,中信系人民币稳定币WIT实为僵尸币,疑似超发十亿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不是直接投资优联金服,而是嵌套了两层股权关系,间接持有4.5%的股权;其次,香港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实是两家公司,后者才是中信集团真正的子公司,而香港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仅仅是附属公司,管理层存在一定的交集,两者性质却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