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1350 篇文章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会引发眼部众多继发性损害,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就是糖尿病高度特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者中DR的发生率达60%左右,是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河间六书·宣明论方·消渴总论》云,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与内障”;《儒门事亲·刘完素三消论》曰“夫消渴者,多变聋盲…”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食怎么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与血糖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妊娠、肥胖、易感基因等密切相关。

1.控制血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是控制血糖。原则上应首先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2.降低血脂

对于血脂偏高和视网膜黄斑区及其周围有环形硬性渗出的糖尿病患者,应摄取低脂饮食,病应用降血脂药物,使血脂达标。

3.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当高血压得到控制时,荧光渗漏显著减轻。

4.防止血栓形成

有些患者会用到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素和前列腺素代谢产物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微血栓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但视网膜大量出血时不宜使用。

1.羟苯磺酸钙

可降低毛细血管高通透性,降低血液高粘滞性,降低血小板高活性,从而减轻视网膜渗出、出血,稳定血-视网膜屏障(BRB)等。研究证明,在确诊糖尿病后尚未发生临床可见的视网膜病变时即开始预防性服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预后更好。

用法: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3次/日,进餐时吞服,连续服用3个月。偶见胃部不适、恶心、胃灼热、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此时,应酌情减量,必要时暂停给药。妊娠前3个月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2.胰激肽原酶

周围血管扩张药,能扩张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流量;能激活纤溶酶,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预防血栓形成;由于其具有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作用,可用于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用法: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240 U,3次/日,空腹服用。本品为肠溶衣片,应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服用,以防药物在胃中被破坏。偶有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及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脑出血和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患者慎用。

3.甲钴胺

甲钴胺在神经组织中可达到和维持较高浓度,通过增加神经细胞DNA、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修复损伤的神经纤维,促进视神经功能恢复。

用法:甲钴胺片500ug,口服,3次/日;与维生素B1联用,可增加疗效。

4.复方丹参滴丸

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其中丹参的有效部分为水溶性丹参素,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等作用。

用法 :复方丹参滴丸270 mg,3次/日,口服或舌下含服。偶见胃肠道不适。

5.复方血栓通胶囊

主要成分是三七、黄芪、丹参、玄参,具有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调节凝血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害,保护视网膜微血管等效果,从而保护视功能。

用法: 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3次/日,口服。妊娠期妇女禁用。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食物

姜、蒜、辣椒、花椒、胡椒等属温热之物,易耗津伤液,以致肝阴不足。肝开窍于目,目失所养,则视物不清。

2.忌饮水过量

每次饮水不宜超过500 mL,大量饮水可使血容量增加,血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3.忌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不但会使血压及眼压升高,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症,而且易使血管紧张度增高,血管失去弹性,引起微循环障碍。

4.忌浓茶咖啡

浓茶和咖啡易使眼压升高,加重病情。

5.忌甜腻食物

巧克力、奶油、糖果等甜食可致脾胃湿热,痰火上扰目窍,灼伤目络,加重病情。

6.忌高胆固醇食物

动脉硬化会造成房水屏障功能障碍,使晶状体代谢失常。因此糖尿病伴有高血脂症患者忌食蛋黄、动物内脏、螃蟹、肥肉等食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日常可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宜服用滋阴降火、补肝益肾的食物如枸杞、木耳、山茱萸等。

唐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