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禁止进口,国外供应商趋向清盘

近期中国在固体废物的环保政策方面,除了在国内带来很大的行业冲击外,在海外的相关企业也同样地受到史无前例的影响。有些企业因此转变而转行、有些则需要在公司的方向及策略作改动,有些则未能调整过来而被迫踏上关闭的道路。下面是进口塑料代理公司调查了解的一些情况:


废塑料禁止进口,国外供应商趋向清盘


塑料代理公司在洛杉矶停留了几天,出访供应商,其中有一间企业经营废纸、废五金及废塑料,这家企业在中国大陆上市,他们因生意大幅减少而导致裁员,而且还要把公司部分办工大楼出租。虽然这家企业也可以把销售市场由中国转向东南亚国家,但因市场规模小、需求品种复杂、进口文件手续繁复及许可证申请等往往耽误了许多时间,导致预计不到的损失及费用。最终他们选择了少做为妙,因为他们依赖内地回收,虽然价格上涨不少,但却成功将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把制成品大幅提升,当事人沾沾自喜地说他全年盈利目标已达成,而且还超出预期原先预计。

塑料代理公司到了三潘市,探访了三间规模较少的企业,其中一间主要是靠中国大陆出口。多年来,回收本地的"亚加力"及"聚碳酸酯"下脚料,然后出口到中国大陆。今年初,通关费用由两万多元人民币升至现在的六万多元一柜,上星期,还接到通知不能再发货,海关方面表示不再接受报关,此公司也因此关门大吉。

另外一家企业经营市政府的城市生活源废料,他们回收所有家居用过的胶盘子、桶、小及中型的瓶罐及废旧玩具,包袋塑料膜及杂瓶。此货现在不能往大陆发货,唯有以平价或负价格销售到东南亚地区去,最终没办法只可以在本地堆埋。

塑料代理公司也了解到他们跟市政府有合约,早前竞争激烈,要投标出高价打败对手才取得合约,现在则无利可图,还要每月掏钱来填补亏蚀,很多企业也因颇大的支出下倒闭。

以我认识的供应商中,不管经营多少年,不管企业的规模大小,依赖中国大陆生意出口的,越来越多公司趋向清盘。这一状况,是行业由此至今最大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