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高爾夫訓練之咬果嶺切擊

在2005年大師賽最後一輪,擁有1杆領先優勢的泰格·伍茲在Par3第16洞的開球打過、偏左了。切擊時,他瞄準洞杯左側約20英尺處。球在著陸後向右彎,沿著斜坡緩慢滾向洞杯,向左偏移了一點兒,在洞杯邊緣停頓了一下,最終滾落洞杯。這是伍茲職業生涯中最驚人的小鳥球之一。

要像泰格一樣做出咬果嶺的切擊,可以採用下面的方法。

雙手靠前

首先,草葉要非常短。如果草葉比較長,你不可能給予球很多的旋轉。使用你的杆面傾角最大的挖起杆,擺出窄站位,球位靠後,正對右腳大腳趾。上杆時雙腕迅速上翹,帶動球杆上移。下杆軌跡要陡,儘量長時間使右腕保持上翹,就像乾脆地劃火柴時那樣。使雙手保持在杆頭前方,這一點很重要。

PK高爾夫訓練之咬果嶺切擊

訓練法:雙球切擊

要向下擊打,將球從草皮上搓起,給予球足夠的旋轉,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站在距離洞杯約25英尺(7.6米)處,在地上放兩個球,一前一後,相距約8英寸(20釐米)。走近前方的球,站位,向著目標切擊,儘量避開後面的球。訣竅是,上杆時雙腕迅速上翹,下杆時儘量長時間使雙腕保持上翹,使右臂與杆身形成的“L”保持不變。這種訓練法能夠帶給你軌跡足夠陡的、向下的擊打,使球咬果嶺。

PK高爾夫訓練之咬果嶺切擊

PK高爾夫訓練之咬果嶺切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