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那他亲儿子“八贤王”下场结局?

宋太祖赵匡胤的驾崩一直以来都是千古疑案,赵匡胤突然去世,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没能继承皇位,却由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成为宋太宗。《宋史》中这里讲到两人的母亲从大局出发,临终前让赵匡胤将来传位给赵光义,以立长来稳固宋朝江山,并由宰相赵普执笔写好誓书,藏在金匮里。宋仁宗时期的僧人文莹写的《续湘山野录》,却收录了“烛影斧声”的说法,暗示赵光义谋害了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那他亲儿子“八贤王”下场结局?

就这样赵光义即位成为皇帝,就是宋太宗。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在,而且都已经成年,皇位却有弟弟赵光义继承,这让人不可思议,也不合常理,赵光义的一生也在为证明自己继承皇位合法而努力。虽然赵光义笼络了很多大臣,但是不可能全部都拉拢,那么就有个奇怪的事情,为什么在赵光义即位当天没有反对的声音,而且是一片平静呢?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那他亲儿子“八贤王”下场结局?

赵匡胤死前还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的打算,反而他真的是很看重弟弟赵光义,封他为晋王,又是东京留守和开封府尹,这基本上就是党政军一起抓了,无论是名头和实权乃至手中的兵马和筹码,都比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要多,这也许是赵匡胤觉得他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刚刚50岁,时间还很多,所以还没有为立太子打算。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他没有立他的弟弟赵光义为继承人的打算,不然他不应该在儿子赵德昭都已经25岁的情况下还不培养他做太子,而这个时候的赵德芳也已经18岁了,另外金匮之盟也不能完全被否认掉。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那他亲儿子“八贤王”下场结局?

大宋开宝九年寒冬十月的一天夜里,正是大雪,当时重病的宋太祖召晋王赵光义入朝,嘱托后事。皇后原本是想将秦王赵德芳来的,但却见晋王率亲信站在外面 ,于是只能连连说:“我们母子性命,就托付给官家了。”晋王赵光义哭泣着说:“共富贵,嫂嫂不要担心。”然后赵光义就继承皇位,此后改名赵炅。因为这个原因,后世有人说,赵匡胤的死实际上是被赵光义给暗害了。皇后原本是急招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不想赵光义早有准备,临到头只能转换求情。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那他亲儿子“八贤王”下场结局?

在赵匡胤死前,他已意识到,这个弟弟,已经羽翼丰满,难以节制,成为儿子继位后的巨大隐患。所以,开始逐渐打压。譬如,开封地势开阔,周边无险可守,不利于防守,赵匡胤就想迁都了。一是为了国防,二,也是为了脱离赵光义的地盘。开封早已经是赵光义的天下了,达官贵人,将军勋贵,都住在开封,早已被赵光义公关的差不多了。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那他亲儿子“八贤王”下场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