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决定不再战斗委身于美团,那ofo呢?

摩拜决定不再战斗委身于美团,那ofo呢?

摩拜决定不再战斗委身于美团,那ofo呢?

在春暖花开又陡然转凉的4月4日凌晨,美团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美团和摩拜签署全资收购协议,摩拜将正式加入美团。

据了解,美团将以65%现金+35%美团股权的形式,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其中包括16亿美元现金,另加11亿美元的美团点评股票。虽然摩拜被全资收购但摩拜创始团队未退出,公司将继续独立发展,胡玮玮和王晓峰继续留任,美团创始人王兴将担任摩拜董事长。

至此,摩拜三年的融资烧钱长跑结束,靠在正在激进扩张的美团树下,暂时脱离了与ofo长时间的融资拉锯战。进入共享单车战争的后半场,随着第二梯队的重新洗牌,各大资本的进场,局面又变成了BAT资本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靠美团对于摩拜是一种解脱,而对于与滴滴决裂,投靠阿里的ofo的来说,结局也变得扑朔迷离。

打还是不打?摩拜累了

据相关消息称,摆在摩拜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投身于美团,另一条路是接受滴滴与软银的投资方案:联合注资10亿美元,估值45亿美元。

两条路通往的结局截然不同,接受注资将继续展开与ofo的融资烧钱的拉锯战,或许入不敷出一败涂地或许实现赢收独占鳌头。另一条路是变卖股权套现,放弃摩拜的主动控制权。归根结底是战斗打还是不打的问题。

摩拜创始人胡玮玮选择不打。据此前的报道,胡玮炜并不属于“好战型”创业者。她曾说:“可能我也不是像很多男性那样荷尔蒙旺盛,每天想着要打仗。”

有人称,摩拜的创始团队和A、B轮投资者以7.5亿美元现金出局。对此,胡玮玮回应“不存在所谓的出局”,在她看来这是“新的开始”。

摩拜决定不再战斗委身于美团,那ofo呢?

与胡玮玮的抉择不同,前Uber中国负责人,现任摩拜单车CEO王晓峰主张“坚持打”。但仅占有20%股份的王晓峰在普遍唱衰共享单车的股东面前孤立无援,最终无力挽回局面,只留下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稍微让我有点欣慰的是,团队和公司还没有把大家的钱亏光,还有点小的收益。”

“规则就是规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但投身于美团,对已经负债累累的摩拜来说未尝不是解脱。根据摩拜内部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当前摩拜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人民币,供应商欠款约10亿人民币,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摩拜一度陷入资金危机,尽管采取了取消免费月卡、提升每单实际收入等增收动作,但每月运营支出超过4亿元,迟迟无法获得正向现金流以进行新车生产以及旧车维护等正常运营。

共享单车这一行业是需要持续性烧钱而且短期内看不到盈利,它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来做支撑才能实现正常的流量引流。这时候正在出行领域激进扩张的美团正是摩拜单车的最好的接盘者。

虽然27亿美元的收购价相比上一次融资35亿美元以及接受滴滴注资后的45亿美元估值贬值不少,也让陪跑摩拜三年的投资人有所失望,但是对于身心俱疲的摩拜来说,是一件好事。

扑朔迷离的ofo结局

在于滴滴关系决裂之后,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的ofo避开阻挠,用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获得阿里驰援资金。3月13日,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本轮融资创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记录。正在ofo取得阶段性胜利,等待摩拜接受挑战的时候,摩拜却退出了这持续三年的融资战争。

对于ofo来说,摩拜被收购,这场融资战争就失去了对手。

一个月前,ofo创始人戴威在接受采访时仍称:“任何企业还是更希望独立发展的。因为作为创始人、创始团队我们希望自己有非常远的未来,这个认识可能从创业第一天起,就埋在基因里面了。”

不过当时戴威仍相信“不管ofo、哈罗还是摩拜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我们几家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略有不同的,会出现一些小的分化。”

如今摩拜退出了争斗,股权套现创始人实现财富自由,那ofo还会单打独斗么?如果按照ofo的初衷,依靠众多资本扶持下独立发展,摆在面前的仍是不可避免的巨额运营和维修成本,以及不可预知结果的流量变现尝试,或许一鸣惊人实现自负盈亏的现金流转,或许在不断融资烧钱中走向沉寂。

如果ofo改变策略,寻求资本变卖股权。目前的形势已然失去了互联网第二梯队的支持,也就是与T(今日头条)M(美团)D(滴滴)的关系破裂。

摩拜决定不再战斗委身于美团,那ofo呢?

目前ofo只能寻求互联网第一梯队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的支持。据传言,美团收购摩拜是在腾讯的牵线搭桥下实现的。所以ofo若要与摩拜继续抗衡,能抱的大腿就只剩阿里。然而阿里帝国雄心勃勃,一边绕过滴滴资助扶持ofo,一边不断注资哈罗单车。由此可见ofo并购之路也并不好走。

摩拜决定不再战斗委身于美团,那ofo呢?

不过,未来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有时候一瞬间的决定就能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走向。正如戴威所说:“共享单车还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我认为所有的可能性都依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