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9月,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今年迎来了不少千禧宝宝,他们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成长,几乎所有被上一代人看作希望和未来的东西,都变成了生活本身。在高等教育制度视阈下,专业认知教育在高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新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快速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而且能尽快做好大学的学习规划。

专业认知教育在国内高校的普及程度并不高,麦可思2015和2016年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参与度为35%,高职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参与度只有28%。近几年来,国外一些高校对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探索和设置上有一些心得,或许可以为国内新生教育提供更多的启示。

分层渐进,三步循环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设置认知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专业和行业,明确专业性质、职业领域、核心能力、职业环境等。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课程更是形成一个体系,包括三个阶段:大一阶段的基础认知实践课程,大二阶段的职业素养养成实践课程,大三阶段的深度综合实践课程。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大一阶段开设的、旨在产生良好专业认识和职业认识的课程。

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专业基础认知三门实践课程)

社会工作与专业入门开设在秋季入学第一学期,是专业入门指导课程,在向学生介绍专业性质、专业发展历史、价值与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专业实务领域有一个框架式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感受行业机构,了解专业工作环境和角色。

紧接着春季学预备课程、行业的入门指导,通过向学生介绍实习手册、督导职责、机构结构类型、专业实务领域等,让学生了解实习方向,做好实习前的准备。第三门专业基础实习课程开设在夏季学期,是实习入门指导,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并拓展社会福利网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民态度,让学生明确今后的职业选择。

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专业基础认知实践课程的设置)

这三门基础认知实践课程每学期开设一门,课程内容衔接紧密。从初步了解专业领域,对未来专业学习有框架式认识的第一层面,到了解专业实习机构,增进对行业机构认识的第二层面,再到深入行业机构,对专业和行业机构的联系产生感性认识的第三层面,内容设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加上费里斯州立大学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和三学期制,也保障了三门课程实施的连续性。

角色扮演,深化理念

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控制工程专业针对新生的入门认知课程开设于1999年,之后发展为4学分的常规课程。它在帮助学生理解工程理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像工程师一样去思考。

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控制工程认知课程“角色扮演”流程图)

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控制工程认知课程的一大特色是“角色扮演”,属于实践模块的内容。小组成员扮演工程团队,老师扮演客户和顾问,工程团队需要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首先,工程团队会收到来自客户的不完整的、模糊的工程需求,团队人员组织开会研究需求,之后会形成一个问题说明书上交给顾问,顾问会修正说明书,提供改进意见和一些小诀窍。紧接着,团队带着改进后的问题说明书再次与客户会面,如果客户接受了说明书,团队可以继续实施项目,如果不接受,团队可以得到帮助和改进建议,直到客户接受为止。

第二阶段,项目团队要根据问题说明书起草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方案不仅要考虑安全性、效果及完成质量,也要考虑成本、时间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相位测试、传感器的测量和校准,以及致动器的设置也可以进行,最后对团队提出的方案进行实施和测试,形成最终的项目报告。

在项目的每个阶段,团队都要递交文件材料且与顾问时时讨论,经历这个过程,方案越来越完善,而且系统、反馈等工程理念也在与顾问的讨论中得到深化。

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控制工程认知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专业及课程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传达了工程理念的思维方法。正如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工程技术研究所的老师丹尼尔·雅各比在文献中写道,“不管你教了多少个概念,不管你考得有多深,学生心中唯一能记住的是那些触动他们的东西。”

因此一种将学生置于“工程师”情境中的教学,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数学生被问到认知课程对大学学习的作用时,都肯定地说认知课程让他们第一次从工程师的视角更好地了解了他们所学的专业。

项目选择,数据监测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鼓励学生洞察真实的工程世界。新生入门项目“MATLAB meets LEGO Mindstorms”始于2007年12月,这是个为期八天的全日制实验室项目,由电气工程系23个学院的60多名导师负责监督。它基于包括数学方法、MATLAB编程和实际工程的三重学习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用MATLAB的算法来控制乐高的Mindstorms机器人。

该项目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实验,由六个实验训练组成,传授灯光传感、蓝牙交流等不同概念;第二阶段是更为复杂的实操挑战,在这一阶段,分组团队有更大的灵活性,并被鼓励积极创新,把自己的想法植入到机器人系统中。最后一个项目日,每一个小组要向其他参与者展示他们的成果,对机器人的集成特征和行为进行现场演示并且阐述他们的算法。

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项目结束后,学校会进行匿名和自愿的在线评估,一共有38道针对项目概念、特定训练和个人成就达成度的问题,参与回答的131名学生中,48%的学生在项目结束后认为他们的编程技能提高程度为“非常好”,44%的学生评价为“好”。总之,评价结果清晰显示,通过参与项目,新生的学习动机有了较大的提升。

总体而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新生入门课程符合实际工程和MATLAB编程学习目标,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受这些成果的推动,目前正在考虑将项目概念扩展到其他实践课程以及跨学科的学生小组。

对国内专业认知教育的启示

专业认知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且课程设置与内容设置愈加丰富。相较于国内传统的入学教育大讲座及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认知讲座,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分层渐进的基础认知实践课程,从专业认识到行业认识,再到行业实践,课程时间更久,体系更加完善。

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工科人才培养计划对实践的要求,巴西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认知课程模块体系更注重新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实操机会,不仅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而且强化了课程学习与岗位能力的对接。

我国的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可以借鉴这些大学成功的教育模式,一方面逐层递进,建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的专业认知教育体系;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工科类人才的专业认知教育要重点突出实践模块。

如果我国高校的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可以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生的专业认同感。根据麦可思的研究,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建立在已有的专业认知之上。接受过专业认知教育的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及发展、知识体系、技能要求、职业素养及课程设置更了解。一般而言,对专业具有高认同感,职业目标可能就比较明确,竞争力比较强。

总之,专业认知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而是要通过系统规范、循序渐进、讲练结合、实际操作的专业认知教育,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认同感,明确专业内涵及目标,为其专业能力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专业认知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而是要通过系统规范、循序渐进、讲练结合、实际操作的专业认知教育,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认同感,明确专业内涵及目标,为其专业能力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海燕.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认知实践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8-70.

[2] Vallim,M.B.and Cury,E.R.(2006)Practicing Engineering in a Freshman Introductory Course.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on.49(1),74-79.

[3] Behrens,A.(et al.)(2010)MATLAB Meets LEGO Mindstorms—A Freshman Introduction Course Into Practical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on.53(2),306-317.

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提醒!高校必看的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案例

本文为麦可思专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