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便利是关键

自去年12月,美国亚马逊试水“Amazon Go”开始,无人便利店引起零售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市场中各种模式竞相探索,无人便利店也将迅速发展。

据艾媒咨询在《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中预计,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将达389.4亿元,2022年其市场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

项目:便利家

创始人:范韶伟

融资金额:数百万天使轮

融资时间:2017年8月

投资方:联创永宣总裁冯涛

不同于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等无人便利店模式,便利家选择从用户购物体验入手。便利家的购物流程非常简单,只需通过扫码开门,拿走商品将自动扣款,就像打开自家冰箱一样。

无人便利店,便利是关键

在便利家联合创始人吴威看来,一切商业模式,都应该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去便利店购物或者叫外卖,本质需求其实只是商品,但排队、付款或者支付配送费和等待这些多余的步骤却又必不可少,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去除这些步骤,实现随时随地想购就购,拿完即走。”

这样的使用场景与自动售卖机类似,但自动售卖机的问题在于购物体验欠佳,先付钱再出商品的购物流程,其一不能检查产品质量,其二商品品类受限,品类主要集中于饮料和零食上,这些品类对于白领而言并没有吸引力,据了解写字楼里自动售卖机商品的销量远低于工厂。

目前,便利家的设备主要有三种,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铺设。

一、微型无人便利店,占地0.68平方米,有50-60个SKU,主要铺设在写字楼、高校、地铁站、小区等地,最大程度的接近用户,满足用户便捷性的购物需求。

无人便利店,便利是关键

二、中型无人便利店占地10-15平方米,主要铺设在写字楼大堂,因此可以实现夜间补货,满足白领对鲜食的需求。

三、大型无人便利店主要铺设在社区,涵有200多品类,2000多件商品,能够满足小区的日常购买需求。

无人便利店,便利是关键

在技术上,便利家采用的是成熟的RFID技术,经过测算,精准度近乎100%。在鲜食上,贴标签的人力成本并没有增加,但对于客单价本身不高的品类而言,RFID的成本依然是个问题。

据吴威透露,便利家已经在研发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

对于普遍担心的盗损率问题,吴威认为商品普遍单价不高,且设备装有摄像头,在扫码时已获取用户数据,这已形成较高的盗窃成本。

供应链上,吴威表示所有商品都是直接来源于生产商,鲜食也是工厂直达终端,并由团队中有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等供应链经验的成员负责。

便利家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商品差价和上架费、广告、数据收集及应用。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收集零售数据,利用数据驱动,精准选品,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其次是能够帮助商家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第三是可以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据吴威透露,单店的回本周期大约是6-8个月。

无人便利店,便利是关键

便利家成立于今年3月份,其团队兼具零售与技术背景。创始人范韶伟毕业于哈工大,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曾担任商派软件渠道部北部大区经理,对于渠道拓展及品牌加盟有着深厚的了解。

联合创始人吴威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在快消品领域持续创业,有着丰富的零售供应链管理经验。CTO彭庚庚毕业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有着多年的技术开发工作经验,曾担任腾讯OMG事业群广告平台部高级工程师,精通互联网产品的技术开发、维护、架构设计和优化。

今年8月,便利家已获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联创永宣总裁冯涛,目前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

目前,国内对无人便利店的探索仍在进行,在资本的催化和加持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稳定的供应链及过硬的技术,将是保障无人便利店顺利落地的标配。

无人便利店,便利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