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现IPO热潮 三季度募资超上半年

随着9月20日美团点评(HK.3690)上市,香港IPO市场再次开启募资高峰。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香港IPO市场的募资总额将超过2500亿港元,与去年全年募资总额1290亿港元相比,几乎增长一倍。港交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港股下半年募资占全年总量的八成。记者注意到,此前7月9日挂牌的小米IPO募资370亿港元,美团的募资最高达345亿港元。美团点评是继小米集团之后,在港交所新上市制度下的第二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同股不同权”降门槛

港股出现IPO热潮,与今年4月30日推出的IPO新政有关。港股IPO新政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市场挂牌,也允许在美挂牌的公司回归港股市场,相当于降低了新股上市的门槛。

记者注意到,在小米上市后,越来越多的内地科技企业开始寻求在香港上市,美团就是其中之一。招股书显示,美团计划在全球发售共480268500股,发售价范围为每股60港元至72港元。美团点评选择了同股不同权的方式进行上市,在招股书中美团点评将目前约52.2亿总股本,分为7.36亿股A类股和44.84亿股B类股,在投票权方面,每股A类股可行使10票,B类股可行使1票。从股权结构上看,美团上市的最大受益者是持股量最大的腾讯,但因为同股不同权策略,所以从公司的业务决策层面来看,美团点评的控制权仍然归属于王兴。

IPO热潮现身下半年

港股IPO新政推出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小米是首家挂牌的同股不同权的企业,歌礼制药是首家在港股IPO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像美团一样以前不可能在港股市场挂牌的企业,今后都有可能顺利完成IPO。

事实上,港股募资热潮正是在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虽然发行了101只新股,但募资只有512亿港元。

不过,随着发行量增加,记者注意到,新股的破发率也在加大。截至9月17日,2018年香港共有151家新股上市,上市公司数量与去年同期增幅高达52.2%。然而伴随着上市热潮,破发潮也一并出现,年内破发率平均达到七成左右,其中以生物科技板块最为严重。比如,8月1日在港交所上市的首支生物科技股歌礼制药挂牌后不到一个月股价便接近腰斩。

对于破发潮,港交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这样的情况在任何一个市场也不能避免。人为控制或许会减缓“一地鸡毛”发生的时间,但并不能让其消失。因此市场对此要做好心理准备,并且,投资生物科技领域会尤其高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