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女性有「經前症候羣」 你中招了嗎?

3/4女性有“經前症候群” 你中招了嗎?

很多女性在月經前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而根據統計數據,每4個女性中,就有3人出現過某種形式的經前症候群。現在已經確認的經前症候群症狀有200多種,可歸納為生理、心理兩類型。

常見生理症狀:腹脹、身體疼痛、乳房脹痛、疲勞、頭痛、水腫、長痘、體重增加;

常見心理症狀:易怒、焦慮、食慾增加、注意力下降、憂鬱、情緒不穩、睡眠品質下降、失眠。

惱人的經前症候群,怎麼改善?

對於一些女性來說,經前出現的生理和情緒的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到她們的生活。但不管症狀有多麼嚴重,通常在月經開始後的四天,這些症狀就會消失不見。

但畢竟誰也不想吃這樣的苦,日常保養還是很重要。對於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有兩個兩個建議給大家:

1. 規律作息、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月經週期穩定非常重要。

2. 生理期時除了冰冷食物不要吃外,太鹹、太甜的食物也要忌口,以免水腫、情緒起伏等症狀更嚴重。“有些人認為吃巧克力會有舒緩症狀的效果,但吃太多甜點或是碳水化合物反而會使食慾大增、更加暴飲暴食。”吳炫璋說。

此外,在月經前和月經期間,還應該多攝取如下營養素:

● 鎂:鎂可調節讓人感覺良好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而月經之前人體會缺鎂,從而給情緒和大腦活動帶來干擾;

● 纖維質:多吃高纖維蔬菜和全穀物可提供豐富的營養,並刺激腸道蠕動,消除經前的腹脹症狀;

● 鈣:有研究發現,比起沒有補鈣者,連續補鈣三個月的女性,經前不那麼疲勞,情緒也平穩得多;

●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可銳化思維,並促進5-羥色胺分泌,從而改善情緒;

● 維生素B6:

研究發現,每天補充100毫克維生素B6,或有益於治療經前症候群、改善經期抑鬱。

何時需要看醫生?

當你沒有辦法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改善自己的經前症候群症狀,或者症狀嚴重,已經影響到健康和日常生活,就需要去看醫生,通過治療來調整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