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落地催生行业大洗牌,华润医药如何把握整合机遇?

两票制落地催生行业大洗牌,华润医药如何把握整合机遇?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作为家大业大的华润集团旗下医药板块,华润医药 (03320-HK) 自2016年10月28日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至今已近两年,在顺利起航之后也已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前进之路。如今在整个中国医药行业排行TOP5,在医药分销领域排行TOP2的华润医药,在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导者的过程中也当先感受着医药行业的起起伏伏。

9月20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在中国医院大会上透露,国家医保局正在部署全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调查,将在评估成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回首去年9月,国内医药行业开始实施“两票制”政策,至今年上半年“两票制”基本在全国范围落地,国家对医药行业招标、降价的监管从未止步。在这个政策频出的当下,作为医药行业排头兵之一的华润医药又将如何自处?

“两票制”基本落地,费用管控不全是坏事

9月27日,华润医药投资者关系部高级经理李丽莎在一场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意味着新的监管体系的建立,“两票制”实施到现在,国内医改已进行到深水区触及了支付端。她指出,在新的监管体系之下,国家医保局负责行业招标及药品价格的监管,也将过去三个体系的医保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一个监管机构的存在,长期来看能把医保的钱花得更合理。

随着招标降价的政策出台,在控制费用的前提下医药企业面临一定的降价压力,但李丽莎就指这也不全是坏事。

李丽莎认为,在“两票制”下整个医药行业仍然存在很多结构性的机会。譬如那些真正具有临床价值、具更高性价比的药品,其结构性机会就长期存在,她表示:“并不是说控制费用就使所有药品没有了成长空间。”又如抗肿瘤药品,李丽莎提到,国家希望能把更多抗肿瘤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使得患病者能用医保支付一部分的费用;另外像一些“孤儿病”或没有相关药品可治疗的疾病等,国内已经加大了审批力度,在支付上也有倾斜。只是那些不真正起核心治疗作用的辅助用药会受到限制。

总的来说,李丽莎的观点认为价格(费用)监管是国内医改的一个方向,但不是唯一目的。她谈到国内医改其实有很多目的,比如希望行业的全产业链,从研发到生产到供销直到零售,都有一个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希望国内医药行业能与国际接轨,以及期望能够更合理地使用医保的钱。

受政策影响业务占比低,消化问题不大

那么对于华润医药而言,又如何应对政策带来的影响呢?

李丽莎就分析指出,目前华润医药的分销业务占到约80%,控费政策对公司来说其实不会有负面的影响。她表示华润医药作为全国第二大医药分销商,于两票制执行过程中,在对其业务结构进行优化的同时也不断和国内知名创新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如歌礼 (01672-HK) 和百济神州 (06160-HK) 等,不断丰富其产品,使得其分销业务的毛利率不断上升,这对相对稳定的医药分销行业来说是比较难得的。据悉今年上半年华润医药分销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7.4%。

华润医药的制药业务也相对特殊,据李丽莎介绍,公司制药分部生产大概430种药品,其中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OTC业务,而OTC药品主要在零售药店销售,由市场决定价格,加之具有品牌优势,因此这部分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不到50%为处方药,当中的大输液业务近两年都在提价,中药配方颗粒亦不受招标降价影响;而一些低价药还有提价的空间和可能性。因此总的来看,华润医药受招标降价影响的业务占比非常低,要消化相关影响似乎问题不大。

行业迎洗牌机会,并购与内涵式增长并重

一直以来,华润医药的规模扩张和业务拓展都离不开并购手段及其内涵式增长,而“两票制”的实施也给行业带来重新洗牌的机会,从分散到集中,以行业领导者及整合者自居的华润医药如何把握机会?

华润医药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张雅莲就指,公司未来也将继续遵循并购与内涵式增长并重的方式,逐渐做大做强。她透露并购将主要以国内为主,海外也会关注但会比较谨慎,分销业务则会推进在全国范围的布局,在覆盖新省份的同时会加大对优势省份的深入渗透。内涵式增长则主要体现在其自身业务的优化发展,及对并购标的的整合以及经营质量的改善等。

今年5月,华润医药宣布收购由江西国资委控股的国内知名医药企业江中集团51%股权,近日又拟通过旗下华润医药商业向英特集团 (000411-CN)定向增资不超过6.5亿元人民币,入股16.67%,可谓频频出手。

张雅莲就指,收购江中主要是制药方面,而入股英特则侧重分销,她透露与英特的交易目前在谈但仍未获批准,出价未最终确定,且今年仅剩三个月,完成或要待明年。李丽莎补充表示,收购江中是看中对方产品,并期望在销售网络上达成协同,并指与江中达成战略合作后对公司在江西省当地业务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公司具有获取优质国有资产的能力。

上市两年成长稳健,未来可期

回首上市近两年来,华润医药无论是在业务发展和业绩表现层面,还是股价与估值方面,都取得了相对稳健的增长。

两票制落地催生行业大洗牌,华润医药如何把握整合机遇?

以公司最近三个半年度业绩为例,如上表所示,自上市以来华润医药的业绩逐年增长,2016年至2018年中期,其收益增速逐年加快,今年上半年华润医药收益达到937.4亿港元(单位下同),按年同比增长13.3%,为近年最大增速;毛利率经过前两年的下跌后在2018年中期提升2.9个百分点达18%;同时公司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大增24.3%至22.5亿元,也创下近年同期最好增速。

2016年10月上市时,华润医药招股定价为9.1元,上市近两年公司股价已涨至12元以上水平,以近期高位的9月3日收市价12.78元计,公司股价不到两年时间涨了40.44%,流动市值从约572亿元升至约800亿元,成长有目共睹:

两票制落地催生行业大洗牌,华润医药如何把握整合机遇?

(华润医药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图,来源:港交所)

一路走来,华润医药一步一个脚印,背靠强大股东的支持,以资金、品牌及业务能力的优势证明了其具有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气质和决心,便期待其日后的表现了。

截至9月28日收盘,华润医药报12.42元,全日微涨0.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