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電商的未來發展,你怎麼看?

縣域電商的未來發展,你怎麼看?

現在關於縣域互聯網發展,通常會說“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還會有農產品電商、農村電商、縣域電商等幾個概念,我認為這是一種遞進關係,而“農產品上行”是以農產品電商為目的,涉及縣域與農村資源、人才、服務、供應鏈重塑的一種生產銷售變革方式。

那麼,未來縣域電商的發展到底如何呢?

縣域電商電子商務發展歷程

在“互聯網+”的時代,在幅員遼闊的我國,從事縣域研究和推動電商發展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

儘管從統計學的角度可以追溯得更早,但縣域電商的真正引爆,還是近年的事。據瞭解,電子商務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我國以來,經歷了政府主導、自上而下的推廣過程。世紀之交,一批民營電商企業問世,尤其淘寶網等第三方電商平臺興起,拉開了市場驅動、自下而上的電商發展的序幕。這兩類電商發展浪潮相向而動,近年終於在縣域層面匯流。

之前三個階段依次為:

2003~2005年起步期

2006~2009年小規模增長期

2010~2013年規模化擴散期

縣域電商的未來發展,你怎麼看?

縣域發展的模式

縣域電商的未來發展,你怎麼看?

發展縣域電商成為我國城鄉信息一體化建設的重頭戲,縣域電商有很多模式,從經濟生態角度可將其化分為:一縣一品生態經濟模型、集散地生態經濟模型和產業生態經濟模型三大類。

(1)建立區域特色品牌化,走一縣一品生態經濟發展路線

簡單說來,就是當一個縣域電商剛處於起步階段,可選取當地某一款優勢特色品種,以該農特產品為切入口,集中推,整體推,“以點帶面”,率先突破,憑藉以政府扶持為輔助、以電商巨頭為戰略合作對象,快速建立起面向全國乃至世界的縣域電商服務平臺。

(2)資源整合,從無到有,走集散地生態經濟發展路線

顧名思義就是該縣(區)的電商發展基礎相當薄弱,主要以“物流、倉儲基地”為突破口,積極吸引和培育當地人才,憑藉高性價比的先天交通優勢,合力鑄造一個大型本地區域化的物流配送基地,即發展成本地區貨物集中外運、和外地貨物集中後分散到區內各地的“農產品電商大宗物集中運銷樞紐中心”。

(3)跨域集群,走產業生態經濟發展路線

它主要是選出當地某一類產品為“主軸”,從而追溯一系列與該類產品相關的縣級主體,攜手共同參與,並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進行全產業鏈的加工和品牌宣傳,從而帶動其他配套產業發展。

面對縣域電商這種新生的複雜工程,我們不能照搬照抄,這樣毫無意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理髮地借鑑和實踐,真正做成屬於“自家農味”的縣域電商。

縣域電商遇到的瓶頸

縣域電商的未來發展,你怎麼看?

人才的匱乏

縣域電商人才的匱乏其實只是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的一個縮影,也是目前縣域電商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無論剛剛起步的縣域,還是已有領先優勢的縣域,在營銷、運營、設計等各個崗位、在高中低各個層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進一步來看,一方面,大多數縣域尚未建立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另一方面,縣域對於目前集中於大城市的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吸引力。另外,加之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週期,未來3~5年,“缺人才”是發展縣域電子商務都將面臨的瓶頸。

電子商務服務滯後

電子商務高效運轉,越來越離不開快遞、倉儲、培訓、運營、園區等電子商務服務協同支持。現階段,縣域普遍面臨的瓶頸是電子商務服務供給遠不能滿足需求,具體體現在服務費用高(比如快遞費高)、服務效率低(比如送貨慢)、服務空缺(比如缺乏培訓服務、運營服務)等方面。

丨總 結丨

縣域電商與電子商務在城市的發展不同,我們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還會不斷湧現。尤其是全球與中國宏觀經濟的走勢,也會深刻影響到縣域電商的發展。

要想發展縣域電商,首先要對自己縣域的“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