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1987年7月,我被分配到禹城縣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捕部門工作,在三十多年的檢察生涯中,我親歷了檢察機關部門機構的增設,人員的變遷,親眼目睹了檢察機關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及社會的公平正義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特別是辦公、辦案條件的改善,從一個個側面折射出改革開放給我們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紅利。那些人,那些事,常回蕩在我的腦海。

辦公——從小黑屋到綜合樓

記得初到檢察院工作的第一天,被個子高高,臉膛黑黑的老科長領進了審查批捕科的辦公室,辦公室是平房,狹窄的空間,被幾張少皮無毛的舊桌椅和一個綠色鐵皮文件櫥填的滿滿當當,木製的屋門上有兩扇小玻璃窗,正對著門的北牆上的窗戶雖大,因屋後是家屬院,窗戶用磚堵住了,只露出兩隻象眼睛似的玻璃孔,初入室內,得適應一會才能看清室內的“面目”。當時正值酷夏,連風扇都沒有的空間,更顯得悶熱。老科長笑呵呵地說“你有福啊,小黃,我們很快就能搬進新蓋的辦公樓了,”我正在走神,看到他指著平房前快要竣工的辦公樓說。他接著說:“全德州的基層檢察機關,只有一、兩個院蓋起了辦公樓呢,我們這座有三層半高,足夠用的”。

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月,迎來了檢察院的喬遷之喜,我所在的科室分到了三樓。四壁潔白,寬敞明亮,辦公用品雖然還是舊的,也都象沾了喜氣。同事們的話多起來,氣氛也活躍起來,聽他們說,我們這座樓被稱為“棉花樓”呢,因為1986年在全國開展的“打棉霸”專項整治活動中,我們單位成績突出,立功受獎,被縣委特批撥款,蓋起了這座辦公樓。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圍坐辦公

隨著檢察業務量的加大,人員的增加,“棉花樓”已不適應檢察工作的開展,2012年我們又搬進了高六層的新綜合辦公大樓。辦公樓建有中央空調,我們可根據天氣情況的變化自主設置冷、暖風,特別是冬天冷空氣提前來襲,不會因不到集中供暖時間而挨凍。隨之,案件管理大廳、控申大廳、警務辦案中心、偵查指揮中心、遠程接訪系統、遠程訊問系統相繼建立,檢察業務工作如虎添翼。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現代綜合辦公樓

喝水——從鐵鍋水到桶裝水

打開水,是到機關上班後的第一件事。那時我每天第一個到單位,搶著打開水,打掃衛生。單位集中供應開水,開水房裡建有燒煤的大爐子,上面坐著一口大鐵鍋,由專人負責燒水。打開水時需排隊,分別用大舀子灌到各自的暖瓶裡,大鍋裡的水咕嘟咕嘟滾著小水花,熱氣騰騰的,挺嚇人。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網絡配圖

搬進“棉花樓”的第二年,燒開水的爐子上換成了大鐵壼,足足能裝三暖瓶水,雖然我提這大壼有些費勁,但安全多了。

隨著辦公條件的改善,九十年代初,辦公樓裡安裝了電熱水箱,這使我們打開水安全方便多了,2005年全國檢察機關實行規範化管理,我們的喝水條件也隨之得到改善,每個科室安裝了桶裝純淨水,從此徹底告別了用暖瓶打開水的時代。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網絡配圖

提審——從自行車到小轎車

張叔是我的師傅之一,他長的矮矮胖胖的,是部隊轉業幹部,他去看守所提審,到鄉鎮取證,都由作為書記員的我跟著做筆錄。

那時,單位只有兩輛辦案用車及兩輛“偏三”摩托車,單位距看守所只有六七里路,是不可能派車的,所以,我們提審都是騎自行車前往。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網絡配圖

騎車下了油漆路,距看守離所約有二、三里路光景,全是膠泥土路,雨天路過,別說騎行,就是推著走也費勁。受案件法定期限所限,冒雨提審是常有的事,我最怕雨天跟著張叔去看守所提審,這時我們的自行車前筐內肯定會各放一根小木棍,走那一段泥濘路,一會兒黃泥就把前後自行車輪“糊住”了,這時小棍就派上用場,用它把前後輪的泥“扒”一下,繼續推著車走,我們一老一少這樣反覆多次,等到了看守所,身上的衣服多半溼透了,案卷卻會被張叔保護的很好,我們顧不上晾乾衣服就進入辦案狀態。

時代變遷,辦案、辦公條件都得到很大改善,單位辦公辦案用車最多時,達到二十多輛,即使實行公車改革後,也會首先保證辦案用車,從未有延誤的情況。已去逝多年的張叔,若有在天之靈,也會羨慕吧。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整裝待發

從“常打拐”到“無拐打”

八十年代末的一個秋天,我所在的科室接到一封遠在四川的求救信,稱他被拐賣一年多的女兒,在我們縣南邊鄉鎮的某村找到了,請求幫助解救。那幾年,農村不少家庭由於貧困,說不上媳婦,從四川、貴州南方等地買媳婦的現象挺普遍,雖然對此類犯罪,國家也多次組織開展嚴打活動,拐賣婦女現象還是存在,能解救回去的不多。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當年充滿青澀的黃靖

老科長給檢察長彙報後,為不打草驚蛇,只是同派出所長了解了這戶人家的住址。按約定,女孩的父親、叔叔和我們三名檢察人員一行五人,乘坐警車前往某村。

車輛行駛一個多小時才進村,先找到村支書,說明來意,亮明身份,村支書很配合,帶我們來到一戶破舊的小院,我們一行三名檢察人員同派出所幹警進了院,兩間低矮舊坯房,玉米棰和玉米秸散亂的堆在院子裡,進屋後又一次說明來意,亮身份,講法律,通過一番工作,一個上了年紀的黑瘦男人,打開用鐵鏈鎖的另一間光板門......

屋內黑乎乎的,我們適應了一會兒室內環境,藉著一扇小窗的光線,在屋內一角,看到一個很難判斷性別的人,“他”的頭髮被隨意剪過,長短不一、蓬亂枯黃,一身男裝隨便套在身上,雙手被繩子捆在一起,黑乎乎的臉上有一層汙垢,兩隻有些呆滯的大眼睛驚恐的看著我們。仔細端詳,才能看出她是一位長像端莊的女孩。在屋內東北角,有一張木板,一邊用木製架子、一邊用磚摞撐著,算是床了吧,床上只有一床看不出模樣的露著舊棉絮的被子,作為同齡人,我的心被狠狠抽了一下。

解救過程很不順利,不僅戶主不放人,部分村民也來阻擋,最後我們以如果戶主態度好,積極幫助解救,可以不追究其非法拘禁罪為條件,解救成功。回來後,我眼前老是出現那個上年紀的黑瘦男人由憤怒、恐慌,到無奈、乞求的眼神,以及初見女孩時的情景。

此後多年,我跟隨單位的宣傳小分隊,結合辦案,多次下鄉進村進行法制宣傳,以案釋法,使廣大群眾真正認識到不僅拐賣婦女是違法犯罪,收買、阻礙解救被拐賣的婦女也是違法犯罪。隨著黨的各項惠農政策釋放的紅利,加之老百姓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已有近十年,沒有遇到這類刑事案件了。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左一:當年領獎臺上的黃靖

三十多年的風雨歷程,三十多年的檢察相伴,我已經與檢察工作結下終生情緣,感謝黨的好政策,使我非但沒有受到家庭出身不好的父親的影響,反倒有機會通過高考考上了滿意的學校,並被分配到政策性和法律性都很強的檢察機關。

我也通過親歷她日新月異的變化,豐富了學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使我從才出校門的羞澀女孩,成長為我院唯一一位全省優秀女檢察官、德州檢察系統審查批捕部門第一位省級優秀辦案檢察官,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已永遠鐫刻在了我的生命旅程中,並不斷鼓舞我在新時代檢察工作中砥礪前行。

「禹城舊事」一位女檢察官的那些年、那些事和那些人

作者系禹城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