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中國雄起的過程中,總會冒出一些十年接近十倍的指數,比如大醫藥、大消費等。

保險行業未來是否有這個可能?今天來探討一下。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不知大家是否有感覺,這麼多年下來,人們對保險的意識形態已經逐漸被潛移默化了,人手一兩張保單,也不是那麼稀奇的事。

保險市場快速發展,對應的不僅是保險業務員收入,各種千奇百樣的互聯網保險產品,最直觀的數據體現,就是國內險企保費的日益飆漲: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過去12年裡,國內總保費收入年複合增速達到18.5%,金融行業中一枝獨秀的存在。

其中個別較為優質的公司,如中國平安,報表更是靚眼,平安壽險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速可以達到26%。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那麼行業的高成長,未來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

我們經常會用一個指標“保險深度”,來衡量一個保險市場的飽和度。保險深入=年總保費收入/GDP總額,

中國17年GDP總額為83萬億,總保費收入為3.65萬億,保險深度為4.3%。

對比美國的保險市場,其16年GDP總額為18.6萬億美元,總保費收入為1.4萬億美元,保險深度7.3%。

截止16年數據,世界各大國家保險深度數據如下: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成熟資本市場的保險深度普遍達7%以上,個別甚至超過12%,而中國17年僅4.3%,因此目前來看,我國保險行業與成熟資本市場的差距仍然不小,成長空間廣闊。

中國的保險業也正在迅猛發展,根據德國安聯集團研究部門近日發佈的《全球保險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的新增保費,八成來自於中國。

而中國目前保險深度正在以大約每年0.22%的速度增加,如下,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未來保守以0.2%/年的增速計算,中國有望在2027年保險深度從4.3%增長到6.3%,與全球資本市場平均值齊平。

我們假設中國GDP保持6%/年增長,計算一下未來十年保險行業的成長空間;

由於10年年複合6%GDP帶來的總增量是80%,而保險深度由4.3%增加到6.3%,總保費收入=GDP*保險深度

因此未來10年保費收入的增長空間預計在80%*6.3%/4.3%=165%,摺合年複合增長10.2%。

除了保險深度差距與GDP增長帶來的保費收入增長之外,由於我們投資的是股票而不是保費,這時還應將股票估值考慮在內。

目前A股的保險行業上市公司並不多,只有7家:

A股:

中國平安(601318)

中國人壽(601628)

中國太保(601601)

新華保險(601336)

港股:

中國人保(HK1339)

人保財險(HK2328)

眾安在線(HK06060)

從估值的角度來看,以平安為例,從07年上市至今,PE歷史中位數為16.28倍,當前PE為11.3倍,PE/PE歷史中位數為0.69。

同樣,中國人壽PE/PE歷史中位數為0.66,中國太保PE/PE歷史中位數為0.86,其他險企該比值均低於1,說明保險行業,整體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以歷史中位數估值計算,保險行業還有30%左右的估值修復空間,如果估值5年內獲得修復,那麼還會帶來4-5%左右的超額年化收益。

因此保險行業的未來5年,結合保費增長、經濟增長與估值修復的收益,預計將產生14%~15%左右年化收益的機會。

這部分來自之前說的三塊:

1. 經濟增長的收益,這塊主要是基於國民GDP增長的收益,預計未來將以6%左右增速提高。

2. 市場紅利的收益,中國保險深度4.3%,相較成熟國家7%以上的平均水平,根據歷史增速判斷,中國未來十年將有40%左右提升空間。

3. 低估值的收益,目前保險股整體市盈率均低於歷史市盈率中位數,相較歷史PE中位數,預計將有30%左右提升空間。

由於市場上並沒有純粹跟蹤保險股的指數基金,而A股、港股上市的保險股並不多,因此可以精選個股買入,也可對行業進行等權重買入,如中國平安15%;中國人壽15%;中國太保14%;新華保險14%;中國人保14%;人保財險14%;眾安在線14%。

如果想要分散配置保險行業,但又沒有精力選擇全部股票,可以選擇一隻跟蹤保險主題的基金。

目前市場上主要跟蹤保險主題的基金只有一隻,方正富邦保險指數分級(167301):

其前十大重倉股如下:

深度|保險行業投資價值幾何?

其中中國平安、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合計佔基金淨值64.78%,其他成分股則為部分控股保險公司的金融股。

因此基金大方向與保險相同,但由於部分股票保險業務不是主營,業績表現會存在一定偏差。

Ps:

最後文章只是分析介紹思路,不具備推薦導向,其中諸多因子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估值修復不到位、保險行業政策變化,國家經濟下滑等因素,投資者仍需自行把握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