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定投指數,選擇哪只基金比較好?

關注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一直推薦定投中證500,但最近我收到很多問題,都是關於“這個指數的基金哪隻比較好”之類。

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

我一直說中證500處於低估值,主要是因為PE/PE歷史中位數這個指標現在只有0.58了,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再看看中證500近兩年的淨利潤增速,17年37%,16年34%,而市盈率卻僅有22.5倍,典型的高成長低估值。

所以中證500在我定投的基金池裡佔到了25%。

不能保證中證500未來會大幅反彈,但是繼續下跌的空間已經很小。

現在咱能做的就是低吸,等混到毛衣戰結束,經濟週期回暖,股市一起來,抽身一賣,獲利走人。

話說回來,目前跟蹤中證500的基金,哪隻最好?

市場上主要有以下三種,聽我來一一講解:

1.500ETF基金(ETF聯接基金、場內ETF)

ETF基金本質就是指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因此跟蹤誤差很低,從指數的歷史走勢來看,ETF基金與指數的走勢幾乎重合。

想定投指數,選擇哪隻基金比較好?

但ETF有一點可能很多人不喜歡,就是必須在股票賬戶才能買入,而且沒辦法自動扣款,需要手動定投。

目前市場上規模較大的ETF主要有南方中證500ETF(510500)、嘉實500ETF(159922)、廣發中證500ETF(510510)等等。

再來聊ETF聯接基金:

場內認購的ETF都有一個對應場外可以認購的ETF聯接基金,這貨其實就是去場內買ETF的,和我們自己買並沒什麼差別。

但實際上由於經常達不到100%倉位,所以表現總是跟不上ETF的節奏。

歷史上很多的ETF聯接基金表現都不太給力,比如嘉實中證500ETF聯接五年收益跑輸500ETF9個百分點:

想定投指數,選擇哪隻基金比較好?

既跑不過ETF也跑不過指數,要你幹嘛,直接PASS。

2.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

基金經理通過增持指數中看漲的股票,減持垃圾股來獲取超額回報。

目前來看這類策略大部分是有效的,歷史回測數據中,增強基金基本都能跑贏同類型被動指數基金。

取其中成立2年以上,規模超過2億的增強指基作對比,兩年與五年對應年化收益如下:

想定投指數,選擇哪隻基金比較好?

從近兩年表現來看,增強基金都能跑贏中證500,業績排序是:華泰柏瑞量化智慧混合(001244)>景順長城量化精選(000978)>富國中證500(161017)>創金合信中證500(002311)>泰達宏利中證500(162216)>建信中證500(000478)。

因此從近兩年表現來說,選擇華泰柏瑞量化智慧混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隻基金由量化一姐田漢卿執掌,其5年任職年化回報達到19.18%,同期大盤只有6.84%,業績靚眼。

而這隻基金的特點則在於股票倉位沒有限制,在極端情況下股票倉位甚至可以降為0,而其他股票基金倉位則要求不低於80%。

不過這隻量化基金成立時間太短了點,僅3年,仍有待市場檢驗。

如果時間拉長到5年,並且近兩年業績較好的還是富國中證500。

它成立於2011年,作為最早的中證500增強基金,7年來年化收益13.5%,同比中證500年化收益為7.39%。

3.500低波動指數

一個策略型指數,顧名思義,就是從中證500的500只成分股中,挑選波動率最低的150只股票組成。

從歷史收益來看,這隻指數2005年起至今累計上漲接近15倍,大幅跑贏中證500。

想定投指數,選擇哪隻基金比較好?

500低波動能跑贏市場的核心邏輯在於,價值投資者往往拿著優質的股票持有不動,只有概念股、炒作股才會像坐過山車一樣翻來覆去,因而波動率低的股票,長期看來具有更高的成長性。

目前只有景順長城發行了一隻跟蹤500低波動的指數,景順長城500低波動(003318),近兩年年化-6.4%的表現略微跑贏中證500的-8.58%。

作為一個13年曆史回測都有效的指數,相信未來保持策略優勢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總結

總的來看,主動型增強基金歷史業績更為優秀,目前跑贏中證500指數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是我們定投較好的標的。

其中富國中證500(161017)與華泰柏瑞量化智慧混合(001244)成績尤其優異,可以優先考慮。

其次,景順長城500低波動(003318)長期來看也能跑贏中證500,是替代500指數的不錯選擇。

但兩者本質上都是策略型基金,仍需警惕量化模型因市場風格變化而失效的風險。

如果對以上兩種基金仍有顧慮,則可以定投南方中證500ETF(510500)這類的場內ETF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