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古文 夢回上古天真(原創)

一篇古文 夢迴上古天真(原創)

夢迴上古天真

昔在黃帝,哀民生之多艱,乃問道於岐伯,雷公。著《內經》以啟民智,強健其身。杏林諸公,秉醫道以渡黔黎,華夏大地,得此法以全性命。吾今末學,時時習之,亦感先人之玄德奧妙。

然此天人之作,何故當世之人毀謗之。或曰原始樸素,或曰封建迷信。時世異耶?道將失之耶?百思不得其解,一日,忽夢迴上古,乃問道於黃帝。

問曰:汝昔之道,今將失之耶?

帝曰:天不變,道亦不變!

吾曰:何謂“天”?

帝曰:天者,規律也。自盤古開天,五運六氣定,四時之法成。日月星辰,皆在其列;江河湖海,未失其理。人生於天地間,食五穀,則七情生;感虛邪賊風,故乃病。天不變,道何以變?

吾再問之:何以今時之人毀謗之?

帝曰:天之道,易不易。陰陽耶?細胞耶?不變者謂之道,善變者人之思也。長短輕重,各盡其用。若以長取重,以短量輕。深自誤矣。

又問:吾習醫數年矣,然當臨診時,仍不得其法。該當何罪?

帝曰:世間萬象,汝今所見乃是表象,非實象。

吾問:何謂表象?何謂實象?

帝曰:表象者,“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汝所見者,字面之意。深不知《內經》之言,乃“至精至微之事”,不得求之以“至粗至淺之思”。學醫之人,當究字逐句,以明其意,又明其言外之意。

帝又曰:汝今深居城市幽閉之所,未曾見一花之變化,一草木之枯榮。不見自然之理,何以明人體之盛衰。須知天人相應也。

吾言:願聞天人相應。

帝曰:天人相應,一曰感應,一曰順應。感應者,天人之相通也。春生之時,其人色青脈弦,夏秋冬時,其人各有所應,此謂之感應。

順應者,養生之道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養生之道在於人不在於天。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逆之則夭。

問曰:汝之年代,相去久遠,雖曰天道未變,然人世異也。今時之人,中西之別,尚爭論不休。學醫之人,又各持己見,以門派自立,是己而非他。弟子愚鈍,難分左右中西。

帝曰:嗚呼哀哉!醫,治病工也。凡棄病而言醫者,皆流氓之類也。以己之寸目,言他人之非,視患愈者無睹,此必含靈巨賊,汝勿視之。潛心習醫,方乃正道。

問曰:願聞學習之法!

帝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夫聖人之教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經典在列,當勤習之。學醫之道,無一定法,若有,則為思學知行合一。

問曰:可否贈我《黃帝外經》?

帝曰:休做夢矣!

故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