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作者 | 张德芬

焦虑,可能是你的神经出了问题

我一直睡眠不好,后来知道是自律神经的问题。

由于天生的体质和性格,会造成自律神经失调,我看了一位日本医生写的书——《自律神经健康人50招》(台版,天下出版),才发现自律神经这么重要,而也知道自己的失眠和自律神经有关。

自律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个性急躁的人,通常副交感神经比较弱,这会影响睡眠、排便、血压、心跳、血糖等等。

而我一直都是个高效率的人,对于效率低落、动作慢的人,非常难以忍受。我也很讨厌迟到的人,因为他们浪费了我宝贵的时间。

其实,这些在年轻的时候,是可以为我带来比较多的成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追求效率和速度,很可能会带来许多健康方面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还好我一直有做瑜伽、呼吸练习、冥想等等,缓和了一下我的副交感神经。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求快”的确也是现代人都有的通病,如果能够学会“慢慢地,快一点”的艺术,那么人生将会有很大的跃进和翻转。


6个方法,让你放松下来,不再紧张


对于现在这么多焦虑的年轻人,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

“慢慢地,快一点”,就是说,我们心理要放轻松,心理的过程可以慢一点,但是不影响我们行事的效率和成果,反而可能会因为免出错、少纠纷而更加的有效率。

如此一来,自律神经就不会受到因为“求快”而引起失衡,健康不会出问题,而且情绪也可以保持平稳,有莫大的好处。

怎么样可以心理放轻松呢?除了我们平时和大家分享的灵性成长的各种方法之外,以下是与我们每日生活息息相关的干货,大部分取材自上面说的那本书,我加以诠释、扩展:

  • 1.呼吸的控制。


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呼吸保持一份注意力,并且刻意的把它拉长,就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让自己能够比较淡定一点。

尤其是如果能够把呼气的时间拉长到吸气的两倍,对于常常焦虑、烦躁的人来说,就是更理想的调解自律神经的方法。

而对于交感神经不发达、平常比较迟缓、容易抑郁、沉闷的人来说,瑜伽的快速呼吸法是比较好的。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 2. 走路比激烈的跑步对副交感神经更好。

所以,快跑适合平常比较慵懒、沉静的人,焦躁的人适合用稍快一点的步伐走路(而不是跑步),来调节神经。

  • 3. 说话的语速放慢,同时不忘脸上时时带着微笑。

即使心里不开心,也强迫自己微笑,再加上说话速度放慢一点,那么你的自律神经也会被调节到的。相较于微笑的神奇效果,生气和恐惧是对自律神经最不好的刺激。

  • 4.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开水,刺激肠胃蠕动,而且一定要吃早餐,三餐也要定时,确保自律神经定期定时的被刺激、调节。

因为肠道的健康对于自律神经也非常有影响,所以要常吃一些益生菌、乳酸菌保持肠道的健康。

  • 5. 走路的时候,保持胸腔和腰杆的挺直。

这也非常的重要。我以前姿势很不好,时常含胸。练习瑜伽以后,长高了三公分,分别是后脚筋、后腰和胸椎被拉伸开来了,各拉长了一公分,所以我真的长高了三公分。

用正确的姿势走路,放松自己的肩膀,张开手掌(不要紧绷手掌)可以让一个人处在比较放松的状态。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 6.做所有的事情,都慢一点。


如果早上睡过头的话,在刷牙的时候,可以特意地放慢动作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安排所有的事情、时间,都留出半个小时宽裕的时间,免得日子天天过得像打仗似的,一个行程接着另一个,这就会让自律神经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

让你少生气的3个方法


作者在书中承认,自己是一个爱生气的人,后来修炼自己的涵养,让自己愈来愈不会发怒。他提供的方法是:

  • 1. 充分地体会到,生气只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坚持对自己好,就不要生气了,因为生气真的非常伤害身体。


  • 2.客观检讨自己生气的原因(自我分析、状况判断),问问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在我研究、检讨自己生气的原因时,我发现我就是那种“事情和我原定的计划不符合”,就会不高兴的人。

我现在就会提醒自己,你不是暴君,不是上帝,不能要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和速度进行,给老天和其他人留一点余地吧。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另外我发现自己会斤斤计较一些小利而生气,因为我对“被剥夺”很敏感,无法接受自己被别人占便宜、白利用。

后来我就决定,我要修这个功课,就是认输、认赔、认错,虽然还是在努力之中,但是我已经看到自己放下了很多东西,让我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时,我不会沉浸在里面太久就能够脱身。

这就是得利于作者说的第三个不生气的方法:

  • 3.目标设定:决定不生气了。


如果下定了这个决心,就算生气了,也会想到:我决定不生气的,认知自己当下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其实就已经脱离出来身不由己的怪圈了。

而我自己就是在很多领域,从不知不觉,慢慢进步到后知后觉(后悔自己又生气了),然后就逐渐能够当知当觉(知道自己在生气了),但是此刻收不住,没关系,我已经看到了、知道了。

最后就能够进步到“先知先觉”,也就时说,看到怒气油然而生的时候,可以拦截住它,不让它真的成为愤怒,更不会让它化为行动或言语出去攻击别人。

所以,自从“断舍离”被大众广泛的流传、接受之后,“慢慢地,快一点”的观念,应该也会被大家善加利用的。

作者提到很多外国人喜欢说“after you”(在你后面),无论是进门、入电梯,其实比较有礼貌的人,都会有这种“after you”的绅士风度,这和争先恐后的人是不一样的。国民的素质,就是显现在这些地方吧。

慢慢地,快一点,after you!

···



焦虑,可能是你的神经出了问题


我一直睡眠不好,后来知道是自律神经的问题。

由于天生的体质和性格,会造成自律神经失调,我看了一位日本医生写的书——《自律神经健康人50招》(台版,天下出版),才发现自律神经这么重要,而也知道自己的失眠和自律神经有关。

自律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个性急躁的人,通常副交感神经比较弱,这会影响睡眠、排便、血压、心跳、血糖等等。

而我一直都是个高效率的人,对于效率低落、动作慢的人,非常难以忍受。我也很讨厌迟到的人,因为他们浪费了我宝贵的时间。

其实,这些在年轻的时候,是可以为我带来比较多的成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追求效率和速度,很可能会带来许多健康方面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还好我一直有做瑜伽、呼吸练习、冥想等等,缓和了一下我的副交感神经。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求快”的确也是现代人都有的通病,如果能够学会“慢慢地,快一点”的艺术,那么人生将会有很大的跃进和翻转。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6个方法,让你放松下来,不再紧张


对于现在这么多焦虑的年轻人,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

“慢慢地,快一点”,就是说,我们心理要放轻松,心理的过程可以慢一点,但是不影响我们行事的效率和成果,反而可能会因为免出错、少纠纷而更加的有效率。

如此一来,自律神经就不会受到因为“求快”而引起失衡,健康不会出问题,而且情绪也可以保持平稳,有莫大的好处。

怎么样可以心理放轻松呢?除了我们平时和大家分享的灵性成长的各种方法之外,以下是与我们每日生活息息相关的干货,大部分取材自上面说的那本书,我加以诠释、扩展:

  • 1.呼吸的控制。


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呼吸保持一份注意力,并且刻意的把它拉长,就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让自己能够比较淡定一点。

尤其是如果能够把呼气的时间拉长到吸气的两倍,对于常常焦虑、烦躁的人来说,就是更理想的调解自律神经的方法。

而对于交感神经不发达、平常比较迟缓、容易抑郁、沉闷的人来说,瑜伽的快速呼吸法是比较好的。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 2. 走路比激烈的跑步对副交感神经更好。


所以,快跑适合平常比较慵懒、沉静的人,焦躁的人适合用稍快一点的步伐走路(而不是跑步),来调节神经。

  • 3. 说话的语速放慢,同时不忘脸上时时带着微笑。


即使心里不开心,也强迫自己微笑,再加上说话速度放慢一点,那么你的自律神经也会被调节到的。相较于微笑的神奇效果,生气和恐惧是对自律神经最不好的刺激。

  • 4.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开水,刺激肠胃蠕动,而且一定要吃早餐,三餐也要定时,确保自律神经定期定时的被刺激、调节。


因为肠道的健康对于自律神经也非常有影响,所以要常吃一些益生菌、乳酸菌保持肠道的健康。

  • 5. 走路的时候,保持胸腔和腰杆的挺直。


这也非常的重要。我以前姿势很不好,时常含胸。练习瑜伽以后,长高了三公分,分别是后脚筋、后腰和胸椎被拉伸开来了,各拉长了一公分,所以我真的长高了三公分。

用正确的姿势走路,放松自己的肩膀,张开手掌(不要紧绷手掌)可以让一个人处在比较放松的状态。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 6.做所有的事情,都慢一点。


如果早上睡过头的话,在刷牙的时候,可以特意地放慢动作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安排所有的事情、时间,都留出半个小时宽裕的时间,免得日子天天过得像打仗似的,一个行程接着另一个,这就会让自律神经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

让你少生气的3个方法


作者在书中承认,自己是一个爱生气的人,后来修炼自己的涵养,让自己愈来愈不会发怒。他提供的方法是:

  • 1. 充分地体会到,生气只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坚持对自己好,就不要生气了,因为生气真的非常伤害身体。


  • 2.客观检讨自己生气的原因(自我分析、状况判断),问问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在我研究、检讨自己生气的原因时,我发现我就是那种“事情和我原定的计划不符合”,就会不高兴的人。

我现在就会提醒自己,你不是暴君,不是上帝,不能要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和速度进行,给老天和其他人留一点余地吧。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另外我发现自己会斤斤计较一些小利而生气,因为我对“被剥夺”很敏感,无法接受自己被别人占便宜、白利用。

后来我就决定,我要修这个功课,就是认输、认赔、认错,虽然还是在努力之中,但是我已经看到自己放下了很多东西,让我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时,我不会沉浸在里面太久就能够脱身。

这就是得利于作者说的第三个不生气的方法:

  • 3.目标设定:决定不生气了。


如果下定了这个决心,就算生气了,也会想到:我决定不生气的,认知自己当下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其实就已经脱离出来身不由己的怪圈了。

而我自己就是在很多领域,从不知不觉,慢慢进步到后知后觉(后悔自己又生气了),然后就逐渐能够当知当觉(知道自己在生气了),但是此刻收不住,没关系,我已经看到了、知道了。

最后就能够进步到“先知先觉”,也就时说,看到怒气油然而生的时候,可以拦截住它,不让它真的成为愤怒,更不会让它化为行动或言语出去攻击别人。

所以,自从“断舍离”被大众广泛的流传、接受之后,“慢慢地,快一点”的观念,应该也会被大家善加利用的。

作者提到很多外国人喜欢说“after you”(在你后面),无论是进门、入电梯,其实比较有礼貌的人,都会有这种“after you”的绅士风度,这和争先恐后的人是不一样的。国民的素质,就是显现在这些地方吧。

慢慢地,快一点,after you!

焦虑,可能是你的神经出了问题


我一直睡眠不好,后来知道是自律神经的问题。

由于天生的体质和性格,会造成自律神经失调,我看了一位日本医生写的书——《自律神经健康人50招》(台版,天下出版),才发现自律神经这么重要,而也知道自己的失眠和自律神经有关。

自律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个性急躁的人,通常副交感神经比较弱,这会影响睡眠、排便、血压、心跳、血糖等等。

而我一直都是个高效率的人,对于效率低落、动作慢的人,非常难以忍受。我也很讨厌迟到的人,因为他们浪费了我宝贵的时间。

其实,这些在年轻的时候,是可以为我带来比较多的成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追求效率和速度,很可能会带来许多健康方面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还好我一直有做瑜伽、呼吸练习、冥想等等,缓和了一下我的副交感神经。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的“求快”的确也是现代人都有的通病,如果能够学会“慢慢地,快一点”的艺术,那么人生将会有很大的跃进和翻转。

6个方法,让你放松下来,不再紧张

对于现在这么多焦虑的年轻人,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

“慢慢地,快一点”,就是说,我们心理要放轻松,心理的过程可以慢一点,但是不影响我们行事的效率和成果,反而可能会因为免出错、少纠纷而更加的有效率。

如此一来,自律神经就不会受到因为“求快”而引起失衡,健康不会出问题,而且情绪也可以保持平稳,有莫大的好处。

怎么样可以心理放轻松呢?除了我们平时和大家分享的灵性成长的各种方法之外,以下是与我们每日生活息息相关的干货,大部分取材自上面说的那本书,我加以诠释、扩展:

  • 1.呼吸的控制。


在生活当中,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呼吸保持一份注意力,并且刻意的把它拉长,就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让自己能够比较淡定一点。

尤其是如果能够把呼气的时间拉长到吸气的两倍,对于常常焦虑、烦躁的人来说,就是更理想的调解自律神经的方法。

而对于交感神经不发达、平常比较迟缓、容易抑郁、沉闷的人来说,

瑜伽的快速呼吸法是比较好的。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 2. 走路比激烈的跑步对副交感神经更好。


所以,快跑适合平常比较慵懒、沉静的人,焦躁的人适合用稍快一点的步伐走路(而不是跑步),来调节神经。

  • 3. 说话的语速放慢,同时不忘脸上时时带着微笑。


即使心里不开心,也强迫自己微笑,再加上说话速度放慢一点,那么你的自律神经也会被调节到的。相较于微笑的神奇效果,生气和恐惧是对自律神经最不好的刺激。

  • 4.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开水,刺激肠胃蠕动,而且一定要吃早餐,三餐也要定时,确保自律神经定期定时的被刺激、调节。


因为肠道的健康对于自律神经也非常有影响,所以要常吃一些益生菌、乳酸菌保持肠道的健康。

  • 5. 走路的时候,保持胸腔和腰杆的挺直。


这也非常的重要。我以前姿势很不好,时常含胸。练习瑜伽以后,长高了三公分,分别是后脚筋、后腰和胸椎被拉伸开来了,各拉长了一公分,所以我真的长高了三公分。

用正确的姿势走路,放松自己的肩膀,张开手掌(不要紧绷手掌)可以让一个人处在比较放松的状态。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 6.做所有的事情,都慢一点。


如果早上睡过头的话,在刷牙的时候,可以特意地放慢动作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安排所有的事情、时间,都留出半个小时宽裕的时间,免得日子天天过得像打仗似的,一个行程接着另一个,这就会让自律神经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

让你少生气的3个方法


作者在书中承认,自己是一个爱生气的人,后来修炼自己的涵养,让自己愈来愈不会发怒。他提供的方法是:

  • 1. 充分地体会到,生气只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坚持对自己好,就不要生气了,因为生气真的非常伤害身体。


  • 2.客观检讨自己生气的原因(自我分析、状况判断),问问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也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在我研究、检讨自己生气的原因时,我发现我就是那种“事情和我原定的计划不符合”,就会不高兴的人。

我现在就会提醒自己,你不是暴君,不是上帝,不能要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和速度进行,给老天和其他人留一点余地吧。

人到中年,避免焦虑的六个锦囊


另外我发现自己会斤斤计较一些小利而生气,因为我对“被剥夺”很敏感,无法接受自己被别人占便宜、白利用。

后来我就决定,我要修这个功课,就是认输、认赔、认错,虽然还是在努力之中,但是我已经看到自己放下了很多东西,让我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时,我不会沉浸在里面太久就能够脱身。

这就是得利于作者说的第三个不生气的方法:

  • 3.目标设定:决定不生气了。


如果下定了这个决心,就算生气了,也会想到:我决定不生气的,认知自己当下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其实就已经脱离出来身不由己的怪圈了。

而我自己就是在很多领域,从不知不觉,慢慢进步到后知后觉(后悔自己又生气了),然后就逐渐能够当知当觉(知道自己在生气了),但是此刻收不住,没关系,我已经看到了、知道了。

最后就能够进步到“先知先觉”,也就时说,看到怒气油然而生的时候,可以拦截住它,不让它真的成为愤怒,更不会让它化为行动或言语出去攻击别人。

所以,自从“断舍离”被大众广泛的流传、接受之后,“慢慢地,快一点”的观念,应该也会被大家善加利用的。

作者提到很多外国人喜欢说“after you”(在你后面),无论是进门、入电梯,其实比较有礼貌的人,都会有这种“after you”的绅士风度,这和争先恐后的人是不一样的。国民的素质,就是显现在这些地方吧。

慢慢地,快一点,after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