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之戀

(一)愛的題記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愛的散文詩般那麼雋永,那麼讓人難以忘卻的故事,發生在初秋長白山旅途中,離奇而又夢幻,似長白山上的雲,藍天襯映下長白山的雲潔白的讓你真的一下子就想投入她的懷抱,這雲白的清澈,白的纏綿,像神女的心胸,兒時的夢......

長白山之戀

長白山遠眺

旅遊大巴車在去往長白山區蜿蜒起伏的公路上行駛著,鑫潤昨晚睡得不好。因為第二天只要出門,必定要興奮,要有鬧鐘定時才能按時起來,所以一上車就要閉目養神,要小睡一會兒,車上播放著輕柔的音樂,初秋早上的陽光是明亮的,到十點鐘後就稍有炙熱了,車上的人都戴著遮陽帽,怕曬的女人們早就把好看的遮陽鏡戴上了,這是一個休閒的小假期。在大都市繁華的高樓群裡,車流、車海挨挨擠擠地從辦公大樓走出來,在這滿眼青翠的山間旅行,空氣似乎都是甜的,漫山遍野不知名的野花在陽光下努力伸展著腰肢,展示著自己,初秋的山區天格外的藍,遠山近嶺青翠的像水洗過似的,所以人們的心情格外的好,鑫潤心裡感覺暖暖的,遠望這藍天、白雲和青翠的山巒,心裡不免有一絲絲的激動,好像預感要有更美好的景色發現,或就要走到長白山顛那亭亭玉立的“美人松”身邊和她合影,撫摸她。“美人松”景觀真的要到了......

(二)發現美人松

這處景觀真的到了,這真是個絕美的地帶,她是個山埡口,又是山泉水匯聚成的河流轉彎的地方,河水在左轉彎處沖積出一片在長白山景觀裡很少見的淺沙灘,在陽光照耀下閃著奇異的光芒,邊緣長著蘆葦,鬱鬱蔥蔥,五顏六色的野花散落在岸邊一簇簇的,在陡峭的山崖上如婷美女神般長著長白山美人松!她挺拔的身姿傲視著緩緩流過的河水,她絕無其它枝丫,只是高傲地把頭頂翠綠美人松樹冠伸向藍藍的天際,美的讓人只能仰視,有大膽的旅客想近距離和美人松親近,也只能望崖興嘆,望水興嘆!

長白山之戀

長白山峭壁上的美人松

然而下車後遠距離的拍攝是難得的,碧藍的天,潔白的雲,青翠挺拔的美人松,只有長白山才有的!在下車的人群中,有個高挑身材的女性,穿著淺花襯衣,套著薄薄的粉紅色羊絨背心,更襯托出窈窕的好身材,她的形象怎麼這麼熟悉!她白皙的面龐戴著寬大的遮陽鏡,鑫潤的心咚咚地跳,真的是她麼,讓他們在這美好的地方巧遇了,因為鑫潤落後了,於是疾步搶上前去,在她面前幾乎是伸出手在攔著她!她先是一愣,有點慍怒,繼而“啊”的一聲,“是你,鑫潤!”“怎麼這麼巧啊” !鑫潤要擁抱她,婷美也伸出雙臂要擁抱,可是這麼多人,眾目睽睽之下只好把擁抱變成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了,婷美摘下了寬大的墨鏡,美麗的臉龐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白皙的瓜子臉,彎彎的眉毛,深邃美麗的眼睛閃著激動的目光,睫毛還是那麼微微上翹,只是笑起來眼角有了淺淺的魚尾紋了。倆人能不激動嘛,幾十年了,能彼此一下子就認出來,也是奇蹟了。他們的戀情得從很多年前說起,像夢一樣,回溯到文化革命時期。

(三)愛的萌芽

他們是鄰居,還是一個衚衕裡的對門,又是一箇中學的同班。鄰居加上同班同學,自然就親近。婷美是天生的美人坯子,鑫潤自然愛慕喜歡,兩個人好像天生就互補,學習上,鑫潤數學就比婷美差很多,婷美雖然是生活委員,但數理化在班級是拔尖的,語文就沒有鑫潤的優秀。可能是一個擅長邏輯思維,一個擅長形象思維,一個是含蓄如秋水,一個是熱情奔放如青春火焰。在那個年月,生活是艱難的,有了愛也不能表現,只能是埋在心裡默默的。但從家到學校班級,到寒暑假期,每天都是耳鬢廝磨,既特別熟悉親近,又好像陌生,這陌生感來自那個時代生活的不易。社會政治形態的高壓,那美好愛的萌芽總是不易萌發,就像壓在大石頭下欲發芽的嫩草,怎敢又怎能鍁動呢?

但青春的愛是壓不住的,是熱烈嚮往的!鑫潤是熱情又善良的,每天上學放學都是有意無意地要等婷美一起走,但又不能並肩走在一起,只是互相注視著,用青春熱盼的眼神交流著,彼此心中的暖流......在平常的日子,生活中用實際的愛來體現,來體貼,不是麼?冬天上學,婷美這個生活委員要幫助班級把取暖的火爐子生上,雖然有校工,但那麼多班級,那麼多爐子,校工在規定時間裡不可能一下子都生好爐子,這就要求生活委員幫助了。收煤,收木柈子,鑫潤比自家的生活還上心呢。看到婷美那感激的目光,心裡比什麼都甜美呢。

那個年代買什麼副食都必須憑票,東北只有夏天能買到蔬菜,要憑蔬菜證,兩人都心照不宣的就是夏天來菜了,拿上菜筐或布袋去四分局永昌副食菜床子,排隊買菜,那個擠呀擠,那個擁呀,一個證劃一筆,買三角錢茄子,劃兩筆買兩毛錢的黃瓜,但鑫潤是願意喊上婷美去擠呀,只有這樣兩人青春的身體才能緊密接觸,挨在一起,甚至是半擁抱的,婷美要是在後,那豐滿胸乳就能熱熱地緊貼鑫潤的脊背,鑫潤在後就能緊緊地擁著,摟著婷美那纖細柔軟的腰肢......那難以名狀的青春身體的接觸是多麼難忘,汗流在一起,心胸貼在一起,這擁擠,對兩個人在那個年代是多麼難得,多麼幸福......

(四)青春的分別

但這種幸福是短暫的,是在那個年代人們無福消受的。快要畢業了,那個年代是中學高中一起讀。畢業前夕,婷美家更是接到了讓人無法接受也得接受的通知,全家得走“五七道路”,即全家得取消城市戶口,搬到鄉下去“插隊落戶”,做農民了!婷美的爸爸是教育學院的領導,一個儒雅溫和非常老實的知識分子,“文化革命”中必然要受到衝擊,挨鬥。但人緣極好,無論是校領導,中層和一般教職工,工人,都認為他是好人,甚至是老好人,所以吃的苦頭不多,但走“五七”道路,全家“插隊”在臨秋末晚不知怎麼就攤到這善良的老好人身上了呢,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有什麼千般困難,萬般無奈,插隊日子到了就得搬家,看著婷美媽紅腫的淚眼,看著婷美不願抬起的頭和不願多說話只是點頭悽苦的眼神,鑫潤心都要碎了,好像天就要塌了......婷美家搬家的大解放卡車停在對面她家門口了,打好包的行李,桌椅,瞬間就裝上車了,孩子們還圍著車看熱鬧,嬉鬧著,鑫潤恨不得把這些東西全卸下來,可敢怒不敢言,只能看著婷美穿著厚厚的棉襖,圓滾滾沒了往昔的苗條身材在他眼前晃了,看著她坐進駕駛室,汽車發動了,一溜煙地消失在衚衕口向北,向未知的農村走了,他們朦朧的愛也隨之消失了......鑫潤也得下鄉了,這一年上面要求是“廠隊定點”下鄉插隊,即畢業學生,所謂“知青”父母單位按所在系統統一與公社、大隊、小隊聯繫掛鉤、定點。畢業的孩子一起插隊,落戶到農村當農民。至此,鑫潤、婷美一對有情人,天各一方,各奔東西,去廣闊天地裡大有作為,拼搏自己的人生了。有情人在那個年代不敢聯繫,也無法聯繫,也聯繫不上,這就是那個特殊年代有情人的命運。而鑫潤在農村集體戶插隊一干就是5年。農村插隊落戶知青這5年,說起來容易,但對一個十七八歲涉世未深,也僅僅就是個孩子,現在的孩子每天憂裕的生活是無法想象的......鑫潤他們這個集體戶先前有十幾個老知青,等到他們插到這個知青集體戶,老知青已呆在農村6-7年了,鑫潤他們回城希望渺茫了。後來鑫潤還寫了一首詩表達了當年的無助和迷惘

《難忘走過的知青路》

這是青春時謀生走過的第一條路,

從我貧困但溫暖的家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這路呵,走了那麼多的日日夜夜······,

彎彎曲曲的鄉路不知通向何處?

這號稱十八里的鄉間小路啊,

從米沙子①向南,向南······

走的很累很辛苦,

走到霧開河畔才是集體戶的小屋。

從十七八歲走到二十幾歲,

多少個春夏秋冬輪迴,

幾番雨雪風霜相隨,

不知走了幾萬步,十幾萬步······

這路啊,是難以忘卻的人生,

這路啊,見證了那一代的青春虛度,

祖國的苦難,家的變故,

聲聲的嘆息迷惘無助,

青年的心應是充滿陽光和幸福,

但在這條路上承載了太多的辛酸和苦楚······

這從米沙子向南,向南······

走到霧開河畔的十八里鄉路,

這路啊,灑下了多少青春時的汗水,

這路啊,印下為命運拼搏的腳步,

幾十年匆匆青絲變成白髮!

回望這路啊,人們說是我們的財富······

當1976年深秋的豔陽照耀著億萬人民心田的時候,隨後在實事求是及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又重新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下鄉知青也就陸續返回了自己城市的家。鑫潤在返回長春市把自己安頓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打聽婷美一家的下落。一個回城的知青,自己也就剛吃飽飯,誰願意理你,幫你,也就是當初的說法,婷美一家去了林區黃泥河子林業局,其他就不得而知了,今天的奇緣巧遇怎能不讓當年的兩個有情人激動萬分呢。

(五)天池—愛的迴歸

這是一個登天池的專門欣賞大美長白山天池的旅遊團,從北坡二道白河小鎮登臨天池的,從天池下來後就自行活動的團隊,因為聞名中外的天池美景是世上奇觀,又是假期,所以人特別多,導遊領隊早早就把大家集合起來。鑫潤、婷美自然是坐在大巴車同一個座位裡了,大家有用妒忌差異的眼光來看他們,他們不管,坐在一起十指相扣緊緊相連,把互相的愛意傳遞著·····

這北坡的天氣也隨人願,天瓦藍瓦藍的,微風拂面,進了景區,專門有出租雨衣的、大衣的,防雨防滑鞋套的。好心的大叔在1號門出租經營近20年了,一再告誡大家要穿好防雨登山衣。神奇長白山,天池是“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啊。因為天池在2600多米的海拔高度,氣象變化莫測,說颳風就颳風,說下雨就下雨。鑫潤是比較聽話的,再一個下鄉之後得了風寒病,比較怕冷,所以馬上租了有防雨還防寒的太空服大衣。婷美為自己準備了鮮豔的高領羊毛衫,厚的牛仔褲,登山鞋。這在九月初豔陽高照的市區是根本不用穿的,登天池應該沒有問題。進入山門,離景區越來越近了,下車得步行。剛才還是碧空如洗,這會兒就颳起風,風越刮越快越疾,雲也在快速聚集,雲層越來越低,越來越濃,竟下起雨來。氣溫也在風和雨的作用下,變得好冷。雨和風像是要考驗人們,你們上來幹什麼,能讓你們輕易登上天池麼。鑫潤、婷美一直心手相牽,但在疾風冷雨的山頂,婷美就不能挺起豐滿的身材,而是不由自主地向鑫潤靠攏依偎。鑫潤這個時候得好好表現,要把大衣給婷美穿上,婷美怎麼能讓。這時風雨越來越大,領隊招呼大家快跑,前面有個亭子,趕緊避一避。這時,鑫潤把大衣脫下來把兩個人裹在一起,自然就澆淋不到頭和上半身了,兩個人也就慢下來了,這時雨小了些,濃濃的霧,如縷如煙,如夢如幻。長白山天池也就是這樣神奇。這個時候不能再走了,停留原地不動是安全的,這兩個分別了幾十年的戀人,兩顆思念渴望的心,兩個熱望的身體不由自主緊緊擁抱在一起了。鑫潤、婷美他們深深地吻在一起了......這深情的吻來的太遲了,相隔了幾十年的吻......長白山潔白的霧圍繞著他們,長白山多情的云為他們祝福,風雨漸漸的小了,風不颳了,天晴了,更神奇的是在天池上空出現了一道七色彩虹!人們歡呼著,跳躍著,祝福他們登上長白山天池的不易,和多少年才能遇到的天池風雨後橫跨天池的彩虹!這時雲呵、霧呵也好像突然散去,豁然開朗,美麗的天池終於出現了,像一塊巨大天然的碧藍的玉出現在人們面前,如縷如煙潔白的雲霧輕輕地飄散,圍繞在她的邊緣,像白絲帶,像少女胸前飄動的白沙巾······人們激動,甚至有人動情地流出了激動的淚水,瓦藍瓦藍的天空,七色的彩虹。跨越了碧綠中映襯寶石藍的天池水,真的太美了。鑫潤、婷美忘情地緊緊擁抱著,深深地吻著,這天池也和登上天池的人們都好像為他們祝願著,祝福著....

長白山之戀

長白山天池

(六)情宿二道白河鎮

二道白河小鎮,只要是你來過這個地方,你就會深深地愛上她,她的潔淨的美,她深邃的內涵,她那充滿北國情調的詩韻,她那坐擁長白山的美,四通八達的道路像長白朝鮮族少女舞蹈的手,歡迎著中外客人的到來......其實她在原先只是個荒涼的小鎮,百十戶人家,從伐木、採參、零散的挖煤挖礦,闖關東人的採山夢的地方,深入的改革開放,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使昔日的二道白河小鎮如今聞名遐邇。得天獨厚的長白山天池旅遊資源,“綠水青山就是人民的金山銀山”的保護開發理念,真的使二道白河小鎮聞名中外,尤其是國家把長白山管委會(地廳級)設在二道白河小鎮,各級領導認真不懈地建設美好措施,二道白河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與歐洲任何小鎮相媲美,世界上任何名鎮不分高下,更有她獨特的特色和資源,她特有的內涵......

你看她的街道規劃就十分有特色,有用花崗石鋪就的白色道路,有用鍺紅色材料鋪就的慢車道,有青灰色的水泥路面,有黑色的柏油路,有彩色方磚鋪就的人行步道,看上去讓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鱗次櫛比的歐式建築,青磚建築,仿古茶館,關東風情的各色土特產門店裡,長白山人參、靈芝、林蛙油、山珍補品,地道的長白山中藥材讓你目不暇接,散發著奇異的幽香......

乾淨整潔的街道讓人以為到了歐洲小鎮,誰也不想,也不應該破壞她的純淨和美麗,街道深處各種美食餐館,朝鮮族冷麵、打糕、泡菜,延邊朝鮮族烤黃牛肉讓人垂涎欲滴,長白山冷水魚更是難得的美味,燉林蛙,天麻燉土雞是上等滋補菜,人參五味子酒更是讓你飄飄欲仙,最好喝的是長白山冰川啤酒,長白山泉水加優質啤酒花釀造而成,不會喝酒的你喝上兩杯,也還會再斟滿......

橫空出世的長白山大酒店是一艘鼓滿風帆,乘風破浪的大遊輪造型,像是懸掛在長白山下的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在藍天白雲下閃耀光輝,到了晚上像銀河星系下凡,遠遠就能望見......由山泉水、山間各種大小瀑布匯聚而成的二道白河清澈的泉水讓你想捧起來喝上一口。沿河建的木棧道風格各異,沿江各色鮮花怒放,花香撲鼻,街道兩旁四季樹木蒼翠欲滴,真是春有櫻桃似瑪瑙,夏有胭脂杏似寶石,秋有山裡紅掛滿枝頭,冬有青松枝頭白雪似翡翠。漫步在山泉河邊,不時有成群的野鴨向遊人游過來,“呷呷”地叫著,向遊人示好。因為有遊人經常喂他們,所以和人比較親近。

二道白河河道兩邊景觀變幻,有跌蕩起伏的人工瀑布,假山,供遊人欣賞,有沿河建的小水電站讓你近距離看水源是如何轉動旋渦變成電能為人們循環利用的,更讓人驚喜驚奇,有的影壁牆居然是珍貴的松花石造成,用手輕輕地撫摸,像孩童皮膚一樣細嫩光滑,有的小徑也竟是松花石鋪就的,讓你都不忍心踏上去,這裡的交通秩序堪稱國內一流,沒有紅綠燈,車速都在三十公里,互相禮讓,車遇上行人馬上就減速慢慢停下來,讓行人先行通過,這種慢生活,充滿人性化,人情味的小鎮在中國真是少見的!街道兩旁各種果樹果實掛滿枝頭,沒有當地人去摘,遊客們也被這環境感動,只是淺嘗輒止,這裡人們彬彬有禮,你要問路,會詳細地指引你,讓你心裡很溫暖,二道白河小鎮,這裡的陽光是柔的,這裡的空氣是甜的,這裡的景色和人們是難忘的。

長白山之戀

二道白河鎮


長白山之戀

長白山大酒店


長白山之戀

二道白河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