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藝術品的金融特性

(影易時代供人民攝影 特稿)影像藝術品的金融特性

影像藝術品作為金融衍生品,具有幾個特性:

1. 多版數真跡;2. 單價不高、總價不低;3. 高槓杆金融產品;4. 尚無贗品和5. 未被炒作等特點。

一. 多版數真跡特性

複數真跡就是一幅影像作品的每個版本都是原作,都是真跡。

攝影的機械複製性常常讓不瞭解影像藝術品特性的投資人感到困惑。某著名藝術博覽會的主辦者曾公開質疑:紀實性的照片,你家也有,我家也有,怎麼收藏?此外,攝影的機械複製性造成了攝影作品的價位較低。不過,市場的參與者很快就參照版畫、雕塑市場的運作規律,對攝影作品進行了限量,以保護影像藝術品的價位。

目前,在中國攝影收藏市場上,出現有獨版的影像藝術品,比如銀版、溼版。就是藝術家只製作一張,這種手法可以為功成名就的藝術家所採用,來達到提高作品單價的效果,以達到拉高作品價位的目的。

二、單價不高、總價不低特性

攝影作品的價格低一直困擾著攝影人。如果考慮攝影作品多版數的特性,其總價並不一定就低。2006年中國第一場影像藝術品專場拍賣時,估價師將攝影家王福春的《東北人》(宣紙)定為每張4000元。攝影家本人認為起拍價格可以再高一點,但是當藝術家意識到全套作品的總價為“30個影像X 30版本X 每張4000元 = 360萬”時,連連表示:“太多了,太多了。”這就是影像藝術品的複數真跡導致了其單價不高,總價不低的特性。

映藝術中心策劃著名攝影家呂楠的《西藏四季》,一套109張,定價300萬,30個版本,總碼洋達到了9000萬!一個展覽就為藝術家和畫廊各創造出了數千萬的影像藝術品金融資產。

三、高槓杆的金融衍生產品

影像藝術品的“複數真跡,單價不高總價不低”的特性,為藝術家、代理商、機構和投資人提供了一個高槓杆的金融衍生產品。

具有“複數真跡”特性的金融產品“槓桿”很大,一張照片增值10%,資產總金額數的增加就是版數的倍數,10個版就增加10倍的10 %、30個版就增加30倍的10 %。機構和投資者者可以利用這個槓桿效應,用很小的資金讓金融資產增值。如何利用這個特性來運作影像藝術品金融資產,需要創造力。比如被禁止了文交所將一件藝術品拆分進行“股份制”投資模式,如果利用攝影作品的多版數真跡的特性,就不存在拆分的問題,可以容易地實施“藝術品股權小額拆分”的金融運作模式。

四.造假不易

由於中國影像藝術品市場出現的時間較短,規範性制約性不強,投資者特別需要注意當代影像藝術家個人信譽和藏品多尺寸、多版本這些影響到投資回報的重要因素。不過,對早期原版老照片的收藏家來說,由於攝影作為與科技發展關係最為緊密的藝術形態,攝影藏品都包含有鮮明的時代科技特徵,而且感光材料常常僅有短短几年的有效期,導致了幾無可能複製早年原版老照片。況且現在攝影藏品價格還處於窪地,即使造假其成本常常會高於藏品的市場價格,因此目前國內正規的拍賣市場上,尚無假貨,無購假風險應該是投資影像藝術品的一大優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