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不反叛真是因爲想報答劉邦嗎?|悟空問答

秦末漢初,有兩個韓信。

一個是韓國王室後裔韓信,被稱為韓王信。

一個是淮陰人韓信,被稱為淮陰侯韓信,或淮陰侯信。

以此來區分兩個同姓同名的人,防止人們在讀史時,張冠李戴,傻傻分不清,把兩個韓信的事蹟混淆。

淮陰侯韓信,淮陰人,出身布衣。

秦末群雄並起時,淮陰侯韓信先追隨項羽,不被重用。於是離開項羽,投奔劉邦。同樣不被重用,於是再次離開。

這時蕭何知道後,連夜去追趕韓信。於是發生了婦孺皆知的故事:蕭何夜下追韓信。

於是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

在楚漢戰爭中,淮陰侯韓信,先被劉邦封為齊王,後徙為楚王,最後貶為淮陰侯。這也是韓信被稱為淮陰侯的原因。

後淮陰侯韓信被誣為造反,被呂后斬首,夷三族。據說淮陰侯被囚下獄,蕭何作了引誘。於是有了另一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項羽與劉邦的楚漢戰爭中,劉邦是屢戰屢敗。先敗於彭城,後敗於滎陽,並且敗的都非常狼狽,父親和妻子被俘,戰友替自己死,在逃跑的途中還想拋棄自己的兩個孩子。

但淮陰侯韓信率領一支弱旅,先後擊敗魏王、趙王、燕王和齊王等。現在的河北和山東,都是淮陰侯韓信拿下的。

最後劉邦擊敗項羽,也是依靠淮陰侯統帥各路大軍,擺下十面埋伏,用四面楚歌計拿下項羽。

可以說,劉邦天下的一大半,都是淮陰侯拿下的。


在楚漢相爭時,淮陰侯韓信為什麼不反叛漢王劉邦呢?

當時淮陰侯韓信拿下齊地時,蒯通曾勸他自立,說他和漢王、西楚霸王現在三立,他倒向西楚霸王,則漢王弱;他倒向漢王,則西楚霸王弱。所以應該參分天下,三足鼎立。

但淮陰侯拒絕了,也確實說了漢王的知遇之恩,不想背叛漢王。

但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1、漢王劉邦在和西楚霸王的相爭之中,劉邦雖然多次在戰役中失敗了,但在戰略籌劃上卻非常成功。漢王在鴻溝牽制西楚霸王:

  • 淮陰侯韓信出奇兵,從井陘越過太行山,拿下河北和山東;

  • 彭越在西楚霸王的後方遊擊,騷擾項羽;

這應該是“遊擊”戰在史書中的最早記載,熟讀史書的毛澤東應該讀到過。

  • 策反黥布,使西楚霸王失去大後方。

2、當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大部分人都對這種“大一統”的制度非常陌生,還無法消化和從心裡接受。

當時只有留侯張良等少數人認識到這種歷史大趨勢,所以張良勸劉邦稱帝。

雖然張良勸了劉邦稱帝,但張良的內心,還是有深深的恢復韓國的情節的。

秦末,各國都是自己復國的。只有韓國弱小,是被別人立國的。韓王安被項羽殺害後,張良又勸漢王劉邦立韓王信。

漢王劉邦稱帝后,本想定都洛陽。詢問張良意見,張良建議定都關中。

除了當時的局勢考慮,和關中的地理位置外,留侯張良建議劉邦定都關中,還是有私心的:他還是想復國韓國,定都洛陽。

因為戰國後期,東周都城洛陽基本在韓國的保護之下。

即使這是和歷史趨勢向背的,但畢竟留侯張良是韓國的後裔。

布衣出身的淮陰侯韓信不可能看清楚當時的歷史潮流,他只是一個偉大的軍事統帥。

3、因為當時“大一統”是一種新鮮事物,大家還沒有對當皇帝,像後世一樣趨之若鶩。

皇帝、王和侯等,除了等級有高低外,在人格和行動上是自由和平等的,這是當時人們的認識。

當時劉邦召見群臣時,大家飲酒高呼,拔劍擊柱,非常混亂。可見大家並沒有把皇帝看的很重。

等到叔孫通等制定君臣禮儀,以及後來皇帝集權的逐漸加強,人們才逐漸接受了帝制,認識當皇帝的種種誘惑。

當時齊國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淮陰侯韓信在齊地作齊王,內心並不認為自己不如皇帝。

同時,西楚霸王很年輕,去世時才三十三歲,年輕氣盛,恃才傲物。

同樣是軍事天才的淮陰侯,應該有“同行相輕”的心理吧。

於是內心接受了當時已經五十多歲的豐邑老人,劉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