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年前没那么多假货,马云和淘宝责任重大?

昨日,一则新闻在科技圈广为传播,马云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论坛”上谈到知识产权和冒牌货问题时说:如果不保护知识产权,不可能提升中国创造。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冒牌货泛滥的淘宝,是不是限制了中国创造呢?十年前,怎么没见这么多冒牌货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种固有思维严重限制了大众舆论。业界对于阿里的评价相当高。

去年在《纽约时报》采访中,马云表示:“阿里巴巴有两千名专职针对冒牌货的员工,每年拨款10个亿给他们,可以在天猫店和淘宝店上查处冒牌货,一旦发现售假的店铺可以直接封掉,严重的话,我们将送卖售价的商家的去坐牢!”

为什么十年前没那么多假货,马云和淘宝责任重大?

这一年,可谓是打假元年,在马云的零容忍态度下,二十四万个淘宝店铺被注销,有嫌疑侵权的链接,一发出就被删除;在买卖双方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下,接收到的投诉量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二。有调查显示,每十万订单交易中,仅仅只有15单有嫌疑是假冒产品。

这些年阿里巴巴的改变,可谓有目共睹。从当初人人喊打的地步,做到打假第一平台的事实,其中的艰辛,只有马云能真正体会。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曾爆出金句:“不是冒牌货多,而是人们太贪了。不到30块钱就能买到劳力士手表,怎么可能。”

为什么十年前没那么多假货,马云和淘宝责任重大?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无论马云打假力度的如何加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都是无限的。单单在刷好评这一点上,就足以体现群众的智慧。网店服务商易佰店了解到,网上悄然出现了一个灰色行业--刷单,而且能把好评做得严丝合缝。不仅连电脑检测不出来,就连人工审查也看不出,甚至心知肚明他就是职业刷单地人,但苦于没有确凿地证据,也只得让他逍遥法外,以下网络上这个行业,截取的部分要求:

为什么十年前没那么多假货,马云和淘宝责任重大?

无论怎么给阿里巴巴辩解,在冒牌货问题上,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有助长冒牌货泛滥的客观事实,因为网络能保证销路,所以不乏有些厂商,因此扩大生产假冒伪劣商品,并通过这个平台流入市场。有不少人说,淘宝就好比一个房东,房子租出去了,难道还要管租客要去干什么吗?

这话似乎还有那么点道理,,但毫无谈及重点。阿里巴巴不单纯是房东这么简单,在我们通过其进行购物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系列推荐,这些推荐经过大数据智能推算,我们很可能购买它的推荐物品,可它却保证不了优先推荐的就是最好的。其中涉及的利益点,普通用户又怎么能了解。

为什么十年前没那么多假货,马云和淘宝责任重大?

另外,随着网民们网购经历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了解这其中的猫腻,在选择上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就拿众多明星倾情代言的拼多多来说,在广告上,不可否认做到了极致,可是它的名声并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说到底,还是网民们在网购中成长了,对于这些新鲜套路,都有了自己的火眼精金。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惨痛的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对我们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平心而论,淘宝和天猫,这些年来,已经做得很好了。而天猫更是号称“无一冒牌货”。在和商家们周旋中,我们不再是一无所知得小白,有了一定分辨能力,而在真真假假的网络中,游刃有余,建设透明的网络环境,仍然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