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票补真的要退出市场了?”近日,一则网传消息让网友们的心凉了一截儿。传闻之下,影院、购票平台、片方等都在等待政策的那只靴子落地,具体细则出台。同时行业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票补一旦失去,对接下去的整体市场而言,是利是弊?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作为“票房”的救命稻草,票补的存在不仅让线上购票平台走向主流,更带动了一批观影人群走进电影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票补”沦落成了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不仅无法提供线上购票人群的增量,反而被诟病影响了电影品质的发展,那么,是时候对票补“亮剑”了吗?


1

票补时代或将终结?

近日,网传消息“票补时代或将终结”。据媒体报道,文化部和电影局已下文,将于10月1日开始实行新规。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新规包括:一、停止一切线上票补,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线下售票;二、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含票务系统),院线/影投不得参与分配;三、未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将无法开展预售;四、线上售票上对影院的结算周期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变成8日内结算,明年十一起要求即时结算。

而多家影院、线上购票平台都表示已获知相关信息,但细节方面仍需要以官方发布为准。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消息一出,市场反映各有不同。对于影迷而言,简直是要“哭晕在厕所了”,一旦新规落实,意味着9.9元、19.9元的低价电影票没了,以后看电影又成为一笔不小的娱乐开支。“不想去电影院了,还是等网上的资源出来吧。”不少网友留言,观影积极性降低,一部分被票补“滋润”的观众或将选择离开电影院。

实际上,票补受到限制并非第一次,今年春节档,国家电影局发布“双限令”:最低19.9元的限价、票补最高张数不得超过50万张。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的电影票房不降反增,从市场给出的反馈来看,官方有了更多的决心去根治“票补”。

2

票补是票房“救命稻草”?

那么,票补是如何而来的?

实际上,票补经历了5年的发展期,最开始“票补”其实是有利于整个市场繁荣发展的。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百度百科上对于“票补”的解释是:票补是在线下渠道作为唯一售票渠道时,制片方拿出一部分预算来做促销,目的是在影院上线的前几天内拉动票房增长。

简单理解,电影票是有成本价的,大概在35元一张,但很多人却能买到低价电影票,这其中差价其实是由电影片方或者电商平台出钱给电影院的,这部分钱就称之为“票补”。

为什么有人愿意做“赔本买卖”?从电影片方来看,“拍得好不如吆喝得好”是当时的一种市场现状,因为线上购票比例逐年提高,大部分观众走进电影院依靠电商平台,一旦平台上放出“低价票”“预售票”,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短期内,电影片方出的钱都将成为票房的一部分,“票补”对于片方而言,是一种另类的杠杆,在上映前几天可以大大刺激观众观影兴趣,进而撬动市场,赢得更大的票房数字。

与此同时,砸的钱虽然短期内有效,但长远仍要依靠口碑决胜。毕竟很多人选择电影,票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看电影票房、口碑排名。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而对于购票平台来说,票补就像是平台方的“隐性福利”,没有票补,就意味着用户可能流失。毕竟同样一场电影,消费者更愿意用便宜的价格买到电影票。有时候,购票平台也会直接参与到票房的对赌中,负责发行推广一些有望爆款的电影作品,在杠杆博弈间,花下去的钱可能还能以几倍的模式赚回来。比如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我不是药神》,背后就有猫眼的支持。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3

票补让人“又爱又恨”

在5年前,票补的出现让线上票务市场赢得了繁荣,让更多人走进了电影院观影,进一步释放了电影市场的人口红利及票房体量。

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线上购票平台的用户数量已经趋于饱和,目前已有超过90%观众购票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换言之,接下去就算票补力度再大,也无法大幅度提高这部分数据了。

由此,票补的历史使命出现了转折。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此前的票补大部分是购票平台与传统购票模式之间的争夺,在购票平台大获全胜斩获90%的用户之后,平台方格局已定,此时购票平台自然不愿再花大价钱砸在票补上。但此前尝到了“票补”甜头的制片方却在此刻显得欲罢不能。

在购票平台出钱的时期,一些优质的电影作品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宣发效果,“加大票补=票房宣发”的想法开始在业内流传。后来,购票平台票补力度下降,片方开始自掏腰包。最后,片方成了最大的买单者,购票平台乐于推广增加用户粘性,影院也顺势增加排片。整个体系从一开始的良性变成了恶性,变成了另一种“烧钱大战”。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你不掏钱,别人掏钱,市场份额就没了”。去年国庆档,甚至流传出一句话“没有5000万票补都上不起国庆档”。一时间,不管是大小企业,都在“砸钱”拍电影,市场重心偏移,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环境下,票补成为“资本的游戏”,小体量的公司在“烧钱大战”中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同样,经历了“票补大战”,电商购票平台也进入了寡头之争,猫眼和淘票票两家仍在角力。票补产生的影响还未结束,据财报显示,两家因票补投入巨大而连年亏损,总额超50亿。

4

票补消失

市场或有望回归理性

发展到当下,除了观影者外,电影行业人士无不对票补“又爱又恨”。阵痛许久,如今政策传来,大家都在等靴子落地的一刻。

票补如果真的消失了,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毫无疑问,首先会有一部分观影人群流失,“暑期档后,票房低迷,有几天甚至全国大盘票房不到4000万,这就意味着,全国也就100多万人进电影院观影。”影院工作人员分析,这个数据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还远远没有到天花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百姓没有养成看电影的消费习惯,在这个节点票补取消了,不利于用户习惯的养成。

但还有观点认为,“票补”是甜蜜的毒药,一些烂片依靠票补堂而皇之收割红利,如今票补失去了,反而利于提高观众品味。观影行为要付出时间、精力,相比之下,十几元的票补实在无足轻重。后票补时代,一定会有更多人因为好电影而走进电影院。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其次,电影票房是否会降低?从年初的“双限令”也可以看到,这个结果并非绝对,关键点在于作品质量,而非票补。

对于电影市场而言,失去票补“保护伞”,意味着小体量的影视公司也有望走进电影院,电影排片真正根据观众喜好、口碑来选择,而不是因为谁出的价高,谁就能成为“座上宾”。这让市场有望回归理性,进入公平竞争的环境,电影作品也将更注重品质。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最后,对于购票平台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因为怕的不是没有票补,而是你不能票补,对手在票补。如果政策一刀切,对于淘票票、猫眼等一线购票平台而言,市场份额几乎不会发生大变化。

票补作为一种网络营销的宣传手段,失去后,一部分票房“水分”会被压缩,同样,观众在选择电影的时候,如果购票平台不能拿出“优惠”,一些传统的营销方式或将回归,如影院会员、优惠券、线下观影活动等,地推式电影营销有望再次得到推广。


票补或将完全消失 后票补时代电影市场是低迷or利好?



后票补时代,低频次观影群体流失并不会给整体票房带来巨大影响,反之,短期的阵痛或许能够带来长期的良性发展,不为迎合观众拍烂片,百花齐放的市场终将到来。票补失去后,内容为王的时代,电影市场的成绩将由明年贺岁档给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