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煤改氣」致氣荒,環保部回應:清潔和溫暖「是親家不是冤家」

導讀

“對於一些地區一度出現的因天然氣短缺等問題影響群眾取暖的情況,環保部高度重視。”環保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8日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環保部關於煤改氣和清潔供暖工作的態度是一貫的,就是把人民群眾溫暖過冬作為頭等重要的民生大事。

就“煤改氣”致氣荒,環保部回應:清潔和溫暖“是親家不是冤家”

有記者問,進入採暖季後,陸續有媒體報道在京津冀區域的一些村莊和社區,出現了天然氣氣量不夠、來氣不穩等情況,環保部對此怎麼看?

劉友賓表示,12月4日,環保部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關於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 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明確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進入供暖季,凡屬“雙替代”(煤改氣、煤改電)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12月15日-20日,為進一步掌握京津冀地區居民採暖的情況,瞭解並解決居民採暖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環保部抽調部機關各司局和在京直屬單位2000多人組成800多個調研督查組,對京津冀區域冬季採暖情況進行大走訪、大調研、大督查。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幹傑,副部長翟青、趙英民均帶隊參加,深入基層一線,到老百姓家實際瞭解供暖情況。6天裡,檢查了385個縣(市、區),2590個鄉(鎮、街道),25220個村莊(社區),500多萬戶。

據劉友賓介紹,現場檢查發現,在已完成“雙替代”改造任務的村(社區)中,確實有一些地區曾經出現過氣源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大部分在調研督查組下去督查前,各地已經通過協調增加氣源、採取燃煤或者電熱器等臨時性措施積極予以解決。對於督查中發現的仍未有效解決群眾供暖的村莊(社區),督查組現場駐點督促落實,問題不解決不撤離。截至12月20日夜間,在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地方的居民供暖全部得到保障。

“清潔供暖,溫暖過冬,兩者並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是‘親家’而不是‘冤家’。”劉友賓表示,“煤改氣”、“煤改電”既是為了改善空氣質量採取的能源轉化,也是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一項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環保部等十部委共同印發了《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規劃提出,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其中“2+26”重點城市清潔取暖率達到90%以上,縣城和城鄉結合部達到70%以上,農村地區達到40%以上。

微信關注《暖通風向標 》第一時間看暖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