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華爲中興?澳洲印度恐將自食其果輸掉5G

隨著5G標準的日益成熟,全球運營商們都開始了5G試驗網的建設工作。為了爭搶數萬億美元的5G市場,設備商們自然不甘落後,開始全力爭取全球各大運營商的網絡訂單。然而競爭才剛剛開始,一些不愉快的聲音就不斷傳出。先是8月中旬,澳大利亞政府部門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中國設備企業參與澳洲國內的5G網絡建設。緊接著,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印度電信部門已將華為和中興兩家中資公司排除在政府的5G試驗夥伴名單之外。假如消息屬實,印度政府很可能成為繼美國和澳大利亞之後,第三個限制中國企業參與5G網絡建設的國家。

封殺華為中興?澳洲印度恐將自食其果輸掉5G

然而禁止中國企業進入澳大利亞和印度市場,真的對這些國家的民眾有好處麼?答案是否定的。首先,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幾十年前赫赫有名的通信設備商卻因為經營不善而被市場所淘汰。隨著企業之間的不斷整合,通信設備商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到了5G時代,真正持續投入並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企業也就剩下了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星、中興等寥寥數家。5G設備商本就有限,再阻止中國企業加入,運營商選擇的範圍自然更為有限。如果剩餘的設備商報價較高,那麼5G網絡的建設成本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為了維持利潤,運營商只能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對於這些國家的民眾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封殺華為中興?澳洲印度恐將自食其果輸掉5G

其次,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並不是第一次進入澳大利亞和印度市場。早在3G時代,兩家中國企業就承接了包括沃達豐、Optus和TPG在內多家澳大利亞運營商以及印度巴蒂電信、Tata在內多家主流運營商的網絡建設工作。到了4G時代,華為和中興更是成為了大部分運營商的主要選擇。假如5G時代澳大利亞和印度選擇封殺華為、中興,那麼對於這些國家的運營商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一般來說,運營商為了保持投資的連續性和網絡的穩定性,往往會選擇原有3G、4G設備商升級現有網絡。除非原有設備商能力不足,新設備商很難有機會參與其中。不僅如此,華為、中興的報價也處於較低的水平,和競爭對手相比有著很大的優勢。對於追求利潤的外國運營商來說,選擇華為、中興承建網絡不僅可以大幅降低網絡建設成本,提高運營商自身利潤水平,同時還可以保持網絡的穩定,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封殺華為中興?澳洲印度恐將自食其果輸掉5G

不難看出,如果相關運營商不能再接受中國設備商的服務,那麼不但原有3G、4G投資無法被重複利用,用戶的網絡體驗也有可能受到影響。而增加的成本,對於追求利潤的運營商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事。我們有理由相信,運營商為了維持自身利潤,很有可能減少5G網絡的覆蓋範圍,這對於這些國家的5G發展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事。

封殺華為中興?澳洲印度恐將自食其果輸掉5G

雪上加霜的是,和全球許多國家相比,澳大利亞和印度的通信覆蓋本就處於劣勢。由於地廣人稀,澳大利亞不僅通信資費較高,通信網絡的覆蓋也主要考慮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而澳大利亞國家寬帶計劃的推出,雖然有助於提高寬帶上網水平,但是覆蓋範圍卻極為有限(畢竟缺乏資金投入)。在澳大利亞相當多的地方,老舊的ADSL和Cable上網方式依舊是主流,速率自然也遠低於中國常見的光纖上網方式。而在印度,由於人口眾多加之貧富差距懸殊,印度的通信水平也並不出眾。在這種情況下,兩個國家選擇封殺中國企業,無異於主動放棄和全球其他國家的5G的競爭。這不僅無助於本國未來通信發展,也傷害了當地消費者的利益,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澳大利亞和印度是否會輸掉5G時代,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封殺華為中興?澳洲印度恐將自食其果輸掉5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