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冷靜點「獨角獸熱」已降溫

作為今年最大的IPO項目之一,工業富聯上市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從到目前它所留下的三條月線來看,第一條是帶長上影線的陽線,其後則是連續三條陰線。以本週一14.17元的收盤價而言,已經逼近13.77元的發行價了。這個內地市場上數得上的獨角獸企業,無疑是瀕臨破發的危險。在發起人股東的股份以及此次發行的戰略投資者所持有的股份仍然處於限售狀態,同時網下配售部分僅有少量獲得流通權的情況下,工業富聯的股價高開低走,而如今的行情又如此不堪,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當然,首先我們還是從企業本身說起,其實投資者都清楚,工業富聯是以富士康為基礎整合而來的。作為一個信息產業設備生產巨頭,它的競爭力顯然是很強的,在很多方面具有相應的優勢。而在這次上市時,公司刻意強調了它作為互聯網企業的特徵,並且全力展示了依託工業互聯網為全球重要客戶提供智能製造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的前景。看得出,從公司管理層的思路來說,並不希望投資者把企業僅僅當作是一個一般的代工廠,而是更願意讓大家相信這個企業具有互聯網基因,從事的是高科技開發與製造。然而,願景是一回事,實際狀況則是另外一回事。從公司的業務構成和利潤結構等方面來說,目前還是以代工為主。由於外部環境不夠理想,今年上半年的業務增長顯得乏力。特別是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蘋果公司將生產線搬到美國去,而工業富聯的實際控制人也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開設新的工廠,這讓人們對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大陸的工業富聯的發展前景感到擔憂,畢竟從人們對工業富聯的認知而言,更多的還是把它看作是一個代工廠。這樣一來,工業富聯的股價就只能是參照一般製造業企業了,因此其股價高位滑落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工業富聯之所以上市時股價定位不低,在發行時還廣受追捧,並且是在發行制度改革以來率先引入戰略投資者,其中的一個關鍵點是那個時候獨角獸概念在股市上正大行其道,不少投資者對於這類成立時間不長但規模龐大,同時又是可以歸屬與新興產業的企業,抱有極大的熱情。不要說是獨角獸企業了,即便只是投資了獨角獸企業的公司,也是身價百倍。現在回頭來看,這裡顯然存在不少問題。譬如說即便是獨角獸企業,也就是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那麼它是否具備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前景呢?換言之,企業是否會遇到增長的瓶頸呢?對此如果沒有搞清楚,那麼由此所展開的投資就是盲目的。當然,我們不能說工業富聯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空間,但至少就目前來看,企業並不處於一個最好的發展階段,而在這個時候對它進行投資,顯然應該更加謹慎。但實際狀況是,由於是獨角獸熱不斷升溫,從上到下各種輿論都是對獨角獸的一片讚美聲,從而明顯忽視了其可能存在的某些風險。都說投資最怕一擁而上,但幾個月前股市對獨角獸概念的投資,卻就是這樣進行的。工業富聯從報材料到過會,更是以超快的速度進行,而投資者在這樣的氛圍下,都是不由自主地將其視為一個超級大牛股。事實上,這多少是偏離了工業富聯的實際。也許,作為獨角獸企業,它是名副其實的。但獨角獸企業並非沒有風險,有意無意地迴避這一點,無論是對投資者,還是對企業本身,都是相當不利的。

時下,獨角獸熱已經降溫,工業富聯這個標準的獨角獸,正面臨破發的風險。它所遭遇到的危機,應該說也是在提醒人們,應該客觀冷靜地看待獨角獸,看待互聯網,以及互聯網行業中各個不同的公司,切忌盲目投資。.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