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最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的一封公文让这家国企彻底的火了。

这个公文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作为四型发动机总体室系统级专家,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反感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影响,尤其是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2018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急需发动机技术专家开展集智攻关工作以便尽快确定后续发动机研制方案。

该发动机的反感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有消息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480吨液氧煤气发动机研发出现技术问题,能解决的人张小平已经跳槽去了蓝箭科技,一家民营火箭公司。

按理说,这样的纯靠技术吃饭的国企,应该是特别注重人才的,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才上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家国企的人才保护做得怎么样,人才梯队培养的好不好,是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地位的。

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这封公文可以堪称史上最搞笑的公文了,研究所的一个小小人员,负责最关键技术岗位,是发动机这种最核心部件研发的灵魂人物,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简直是用整个体制的信用,给张小平的个人研究能力背书。

既然能力和作用那么大,那么这种国家之栋才一定是像掌中宝那样呵护起来了,但是万事总是出奇的不同,这个副主任设计师,居然是整个航天601所的最底层,因为整个航天601所,70%的人都是副主任设计师。

据爆料,张小平的待遇是年薪12万,跳槽之后年薪直接达到百万。这次601所这封公开发文的刷屏,让他的能力变相得到整个国家体制的承认,如果回去必定会升职加薪。

而更可悲的是,张小平辞职的时候,没有遭遇到任何阻碍以及劝说,领导直接就批了,估计所有人都以为区区一个副主任设计师,研究所里遍地都是,走一个还可以再来一个吧。

离职的影响有多大?直接影响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可能不只是航天事业,很多国企单位都会存在这种情况,人才流失严重,而且离职趋于年轻化,这是为什么?

我们不否认领导和行政人员的功劳苦劳,可是,那些艰苦卓绝、奋战一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技术人员,我们究竟该给他们一个怎样合理的待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马云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他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心里委屈了,或者没挣到钱。”

一句很火的话也满天飞:“你别当我们90后是傻子,除了接盘房子,还为领导打工还要陪笑脸,所有的功劳和辛苦都是领导的。”

但愿一些国企单位,能够摆脱原有的骄傲自大的心理,将自我的态度和位置摆正,技术人员不是一定要依附国企才能生存的,而是面对高新技术战争,如果技术这层“皮”之不存,国企这些“毛”将如何焉附?

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