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NASA表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会继续“冬眠”

今年7月份,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燃料即将耗尽,因此被迫激活了“冬眠”模式。这种模式在设计之初是为了确保有剩余足够的燃料将存储的科学数据传回地面,以及进行最后几天的观测。而最新出现的问题,再次迫使团队继续“冬眠”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图」NASA表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会继续“冬眠”

美国宇航局此前计划在10月10日激活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通过NASA的Deep Space Network将数据传输到地面。不过美国宇航局在今天发布的声明中写道,相关数据指出开普勒在自我精准定位上存在问题,而且由于开普勒燃料含量低且依然存在非常重要的科学数据,因此美国宇航局决定继续将该航天器置于睡眠模式。

NASA于2009年发射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以便更多地了解星系中行星的数量等。令人高兴的是,使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系外行星。目前距离地球约9400万英里的开普勒只扫描了银河系区域的一小部分,但它的努力使科学家们发现了迄今为止已确认的2650颗行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