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2日回购 腾讯能重演“回购就涨”剧情吗?

连续12日回购 腾讯能重演“回购就涨”剧情吗?

腾讯控股(0700.HK)在时隔4年多时间后,再次开启了持续的回购。

据港交所公告显示,9月24日,腾讯控股再度耗资3845万港元回购11.7万股,为连续第12日出手回购。

自今年初创出股价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5700亿美元后,腾讯便跟随大盘开始下跌,2月初至今跌幅达30%。腾讯从9月7日开始连续进行了12个交易日的回购,涉资约4.3亿元。

截至9月18日,腾讯控股最新滚动市盈率为31.93倍,其估值已经跌至近5年新低,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区间。2011年底,腾讯控股创下历史最低市盈率(TTM)为22倍左右。

腾讯公司发言人表示,回购反映我们对公司的基本因素和业务的长远价值充满信心。

这已经不是新闻,也不是腾讯历史上第一次回购。实际上,在2004年上市后不久,腾讯就进行过金额巨大的回购,对当时的股价形成了支撑。后来,由于公司股价持续的上涨,早期的这些回购获得了数以百倍的回报。次贷危机、3Q大战期间,股价下跌,腾讯亦大手笔回购,这批回购后来获得了数以10倍计的回报。

国王金融分析师表示,进入2018年后,腾讯迎来多事之秋,面临着外患内忧。二级市场是宏观经济的直观体现,一个无法逾越的背景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再者,新经济先后赴港上市,更有小米、中国铁塔、美团等巨无霸企业对市场资金形成分流;回归到腾讯本身,现金牛业务面临着版号停发、增量游戏无法变现的考量。

根据腾讯2018Q2财报,腾讯单季净利润出现了13年来首次同比下滑。以游戏来看,腾讯手游收入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19%至176亿元人民币;端游收入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8%至129亿元。

2018年对于腾讯来说很关键。这一年腾讯开始又一次攻向B端市场,总裁刘炽平称不相信腾讯没有to B基因。

出现在腾讯财报里的“其他”业务是腾讯近两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主要包括云和支付,这也正是腾讯B端市场的主要工具。国王金融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或许有领先优势,但这一次腾讯不是赤手空拳上阵。在线下一些场景,微信支付支付量要超过支付宝。 腾讯不能仅仅看作为游戏公司,作为以社交工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未来还有很多的增长点,比如腾讯的小程序以及此前并未着力开发的广告业务。

回购动作或许无法阻挡股票的下行趋势,但至少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的信心。

国王金融分析师表示,对比腾讯以上几次大规模回购的历史,可以看出腾讯此次的回购计划可能仅是开始,同时,从历次大回购之后开始大幅上涨的历史规律,这一次会不会再次上演回购后反弹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剧情。

至于估值,今年以来投资人以脚投票持续卖出腾讯股份已表示看空了,但券商的观点依然坚挺,各有各的判断和依据。究竟腾讯未来的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