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上市后首份财报出炉 第一份成绩单怎么看?

美团上市后首份财报出炉 第一份成绩单怎么看?

9月27日晚间,美团点评(3690.HK,以下简称美团)2018年半年报正式亮相,这也是美团继9月20日上市以来披露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团交易金额已达到23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5.6%,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91.2%,实现翻番式增长。其中,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作为美团最重要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收入毛利均实现高速增长,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上半年交易额破2300亿 超级平台价值日益凸显

作为衡量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团此次的半年报在交易金额、用户数、活跃商户数等方面,均取得了得了大幅增长,获客能力及用户粘性均有进一步提高。

其中除交易金额较2017年同期实现55.6%的增长外,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总数达3.57亿人,较2017年同期增长30%。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达21.4笔,这一数字较2017年同期的15.5笔增长了38.1%。此外,美团的商户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在线活跃商家数为510万,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51.6%。用户和商户对美团平台的依赖持续增强,日益凸显出美团超级平台的价值。

财报显示,美团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从2017年同期的138亿元增长91.2%至2018年上半年的263亿元,实现近乎翻番式增长;毛利总额实现61亿元,继续在餐饮外卖及到店、酒店及旅游等核心业务上实现毛利率改善。

2018年上半年,美团餐饮外卖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90.9%;实现毛利19亿元,增幅翻番,达141.5%;日均交易笔数实现高速增长,2018年上半年较2017年同期增长81.1%。到店及酒旅业务实现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44.1%;毛利由2017年同期的42亿元增长至2018年上半年的61亿元,增幅45.2%;国内酒店间夜量较2017年上半年同期增长49%。这两大业务的营收占总体营收的比重为86.44%,成为美团营收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

新业务亦发展强劲

此外,美团的新业务亦发展强劲。财报显示,2018上半年,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总交易额和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达419.0%。这一数据的增长也从侧面印证了美团“高频带低频”商业模式的成功。

目前,美团向商家提供的服务已拓展至云端ERP系统、B2B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等,以上新业务可发挥在餐饮外卖及到店餐厅服务中与商家建立的关系优势,进一步形成商家与平台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美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触角已延伸至生鲜超市及其他非餐饮外卖服务,如闪购、摩拜单车及作为业务探索的试点网约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的“Online-Offline”生态链。

除了交易金额、营业收入等财报最重要的数据之外,衡量互联网公司发展的最核心指标现金流上美团也是表现良好,根据财报数据显示,美团2018年6月30日拥有现金50亿元人民币,现金等价物263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66.5亿元,充足的现金流水平也逐渐成为支撑美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以说,从宏观经营数据来看,作为互联网知名企业的美团在一众互联网公司当中可谓表现不俗。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42亿元,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是美团持续加大投资新业务。

众所周知,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单一主营业务都多元化业务的发展过程,受经济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双重影响,单一业务条线往往有可能碰到黑天鹅事件,只有多元化的业务条线才能够构建起大型企业发展的支柱。

当下,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担心互联网的红利消失。实际上,美团点评CEO王兴在2016年下半年就提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概念。

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认为,互联网红利是否消失,取决于从哪个维度去看,可能互联网人口红利是基本消失了,但互联网还有很多红利,互联网作为一个科技工具,效率改善空间的红利刚刚开始。这种变化使得美团点评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比如,美团点评2B业务比重持续上升,主要是围绕着“Food +Platform”战略持续提升产业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