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當我們認真去做一件事情,最後卻沒有做成,想來無非兩種可能

:不是方法有問題,做法不對;就是目標有問題,不切實際。

1

當我們認真去做一件事情,最後卻沒有做成,想來無非兩種可能:不是方法有問題,做法不對;就是目標有問題,不切實際。

如果你面對這種局面,會選擇改變哪一個呢?

不同的選擇,昭示著不同的命運。

你可以選擇改變方法,堅定地渴望達成目標,這個辦法不行就換那個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這種選擇多半能成事,變成大家認可的成功者。

你也可以選擇改變目標,退而求其次也好,曲線救國也罷,通過降低預期值來減少挫敗感。不過這種選擇最後幾乎都會半途而廢,變成反面典型的失敗者。

能成事的職場達人,都是習慣於改變方法而不改變目標的人;而毫無建樹的普通人,都是習慣於習慣於改變目標而不改變方法的人。

所謂的成功和失敗,其實就這麼點兒區別。

2


以前人們信命,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能不能幹出一番事業是上天註定的。現在不同了,人們信思維模式,認為成功者們都有一套玄乎的“成功者思維”,什麼時候自己學會了這套邏輯,也能成功。

如果硬扯的話,前面關於方法和目標的說法,也算是一種思維模式。因為“習慣於”的意思,就是條件反射,就是第一反應,就是思維定式。

改變方法跟改變目標有這麼大的區別嗎?真有。

比如你管理一個營銷團隊,給銷售員下達了月銷量100萬的達標線。張三的做法是,嘗試各種不同的銷售方法,努力去完成這個不變的目標。以前的老辦法沒什麼突出的效果,就發掘新思路,憋著一股勁硬拼到底。

李四的做法是,按照老辦法行事,發現怎麼折騰也無法達標,此時他不去想新辦法,而是在目標上跟你討價還價,“這個指標太高了根本做不到,能不能降到50萬?”

捫心自問,如果你是領導,會覺得誰有可能成事,誰是可造之材?毫無疑問,一定是張三。

3

洛克菲勒出過一本書,《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格魯夫也出過一本書,《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他們說的都是啥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不要輕易改變目標,而要不斷改進方法。

這兩位都是大佬,也都是成功者,看來要想成事,偏執這個特質很重要。

偏執,看似是一個貶義詞,其實在今天卻成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只要你的目標是正當的,不是禍國殃民、損人利己的,它甚至是一個褒義詞。因為偏執,包含著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蘊藏著源源不斷的強大自驅力。

美國富豪距離咱們太遠,還是來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吧。

比如戒菸,如果某人說出“我每天少抽一根,慢慢地就能戒掉”這種話,我敢肯定他一定戒不掉。為什麼呢,因為他在改變目標,而不是在改變方法。

戒菸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現在開始,一根菸都不抽。有煙癮難受怎麼辦,去嘗試其他方法,什麼喝茶、吃糖、看電影、讓自己待在公共場合等等,都可以試試,那種效果好就用哪種,但底線就是絕不能抽菸。

比如減肥,如果某人一開始雄心勃勃定下一個月減肥20斤的目標,剛堅持幾天就覺得太辛苦,於是改成一個月減10斤的目標。我看這次減肥大概是沒戲的,根本不用等一個月之後再看結果。

因為跟前面一樣,他在改變目標而不是改變方法。而一旦出現這樣通過降低目標來給自己找臺階的情況,就很難成功,基本如此。

在職場上幹事業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你的目標總是在改變,那就相當於沒有目標。而一個沒有目標的人,談何成功。只能偏執一點,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4


其實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難關,都會經歷挫折和失敗。

關鍵是,當我們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一定要冷靜反思,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去改變的東西。

如果你選擇改變目標,多半還是降低目標,而不是改進方法,就基本沒戲。

如果你選擇改變方法,緊盯著目標不放鬆,則有可能柳暗花明,苦盡甘來。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不能說得太絕對。只不過,如果改變方法並堅持目標,事情的成功率可以達到90%甚至更高;而如果改變目標卻不變方法,事情的成功率會不足10%。

所以說,遇事勤思考,信念別動搖,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延伸閱讀

6個目標管理的故事

看完讓人渾身戰慄

1

愛麗絲的故事

“請你告訴我,我該走哪條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裡?”貓說。

“去哪兒無所謂。”愛麗絲說。

“那麼走哪條路也就無所謂了。”貓說。

——摘自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點評】:這個故事講的是人要有明確的目標,當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別人也無法幫到你!天助先要自助,當自己沒有清晰的目標方向的時候,別人說的再好也是別人的觀點,不能轉化自己的有效行動。

2

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下起了濃霧。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43歲的女人準備從太平洋遊向加州海岸。她叫費羅倫絲·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霧很大,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她幾乎看不到護送他的船。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看著。有幾次,鯊魚靠近她了,被人開槍嚇跑了。

15小時之後,她又累,又凍得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沒看不到……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後來她說,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

【點評】:這個故事講的是目標要看的見,夠得著,才能成為一個有效的目標,才會形成動力,幫助人們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管理者在和下屬制定目標的時候,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認為目標定的越高越好,認為目標定的高了,即便員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預期。實際上,這種思想是有問題的,持有這種思想的管理者過分依賴目標,認為只要目標制定了,員工就會去達成。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實際上,制定目標是一回事,完成目標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標是明確做什麼,完成目標是明確如何做。與其用一個高目標給員工壓力,不如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並幫助員工制定行動計劃,共同探討障礙,並排除,幫助員工形成動力。

另外,目標不是唯一的激勵手段,目標只有與激勵機制相匹配,才會形成更有效的動力機制。所以,除了關注目標之外,管理者還要關注配套的激勵措施。

最後,合適的目標是員工可以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當員工經過努力之後可以達成目標,目標才會對員工有吸引力,否則,員工寧可不做,也不願意費了很大力氣而沒有完成!

3

石匠的故事

有個人經過一個建築工地,問那裡的石匠們在幹什麼?三個石匠有三個不同的回答:

第一個石匠回答:“我在做養家餬口的事,混口飯吃。”

第二個石匠回答:“我在做整個國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個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點評】:三個石匠的回答給出了三種不同的目標,第一個石匠說自己做石匠是為了養家餬口,這是短期目標導向的人,只考慮自己的生理需求,沒有大的抱負;第二個石匠說自己做石匠是為了成為全國最出色的匠人,這是職能思維導向的人,做工作時只考慮本職工作,只考慮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少考慮組織的要求;而第三個石匠的回答說出了目標的真諦,這是經營思維導向的人,這些人思考目標的時候會把自己的工作和組織的目標關聯,從組織價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發展,這樣的員工才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第三個石匠才是一個管理者,因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響著組織的績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與建設大樓的關係,這種人的想法難能可貴!

當一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越一致,這個人潛能發揮就越大,就越有發展!

4

保險銷售員

有個同學舉手問老師:”老師,我的目標是想在一年內賺100萬!請問我應該如何計劃我的目標呢?”

老師便問他:“你相不相信你能達成?”他說:“我相信!”老師又問:“那你知不知到要通過哪行業來達成?”他說:“我現在從事保險行業。”老師接著又問他:”你認為保險業能不能幫你達成這個目標?”他說:”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達成。”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我們來看看,你要為自己的目標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據我們的提成比例,100萬的佣金大概要做300萬的業績。一年:300萬業績。一個月:25萬業績。每一天:8300元業績。”老師說。“ 每一天:8300元業績,你要拜訪多少客戶?”老師接著問他,“大概要50個人。”,“那麼一天要50人,一個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訪18000個客戶。”

這時老師又問他:“請問你現在有沒有18000個A類客戶?”他說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就要靠陌生拜訪。你平均一個人要談上多長時間呢?”他說: “至少20分鐘。”老實說:“每個人要談20分鐘,一天要談50個人,也就是說你每天要花16個多小時在與客戶交談上,還不算路途時間。請問你能不能做到?”他說:“不能。老師,我懂了。這個目標不是憑空想象的,是需要憑著一個能達成的計劃而定的。”

【點評】:目標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標是計劃相輔相成的,目標指導計劃,計劃的有效性影響著目標的達成。所以在執行目標的時候,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行動計劃,怎麼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標,是每個人都要想清楚的問題,否則,目標定的越高,達成的效果越差!

5

馬拉松運動員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兩次奪得世界冠軍。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山田本一總是回答:“憑智慧戰勝對手!”

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比賽主要是運動員體力和耐力的較量,爆發力、速度和技巧都還在其次。因此對山田本一的回答,許多人覺得他是在故弄玄虛。

10年之後,這個謎底被揭開了。山田本一在自傳中這樣寫到:“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標誌是銀行;第二標誌是一個古怪的大樹;第三標誌是一座高樓……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結束。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 多公里的賽程,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鬆多了。開始我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公里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因為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嚇到了。”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點評】目標是需要分解的,一個人制定目標的時候,要有最終目標,比如成為世界冠軍,更要有明確的績效目標,比如在某個時間內成績提高多少。

最終目標是宏大的,引領方向的目標,而績效目標就是一個具體的,有明確衡量標準的目標,比如在四個月把跑步成績提高1秒,這就是目標分分解,績效目標可以進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個內提高0.03秒等。當目標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標的激勵作用就顯現了,當我們實現了一個目標的時候,我們就及時地得到了一個正面激勵,這對於培養我們挑戰目標的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6

吳起不敗

吳起,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軍事改革家。後世把他和孫子連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吳起是一位軍事和政治上的鬼才,吳起的一生中毫無敗績,可以說是不敗的軍神,在政治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令魏國和楚國成為當時戰國的霸主,吳起在作戰上號令嚴明,在尋常的出征途中願意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贏得了士卒的愛戴,以至於士卒為其戰死亦在所不惜。 吳起在軍制的改革拋棄了當時軍事上士卒作戰不積極的弊病,使所仕國家的軍事強於其他國家,正因此才能抵禦強國的入侵,侵佔小國的領土。

多改變方法,少改變目標!

【點評】:這個故事講的是領導在目標管理中要拉下架子,平等對待部門或團隊的每個成員,並提供顧問、教練、保姆服務,就會創造出驚人的團隊的整體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