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随笔: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九里湖畔秋波荡漾,

科普创新日益繁昌。

智慧城市重创空间,

徐州科技震撼群芳。

凉爽的秋日,有幸与作家老师们走进徐州科技九夏智慧信息产业园以及老东门智慧城。通过参观、聆听现代科技的发展现状,神秘的星空,以及宇宙的构成和生命物质的发展和展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激起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以及关注科普、参与科普的热情。

早在多年前,全国科学大会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带来了大徐州“科普的春天”。40余年来,科普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徐州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投资5000余万元的九夏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即将于10月份全面开馆。此次全国性的科普日,我们有幸走进体验中心,率先感受信息科技时代的最强脉搏。

随笔: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徐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苏北整体实力偏弱(对比苏南),但是徐州争气,能挤入头排,成为第二梯队,是苏北幸,也是徐州幸。

首先徐州科技创新意识超强,工业基础也好,学校也多,民风也好,交通便利,飞机,高铁,省高速应有尽有。

作为徐州公民,见证了大徐州的蜕变和一个越来越好的徐州。因为徐州自古就是军事重镇,现代更是重要工业城市。特别是徐工集团,特种设备机械很多。

之前徐州号称一半煤矿一半城,天空灰蒙蒙的,是矿山机械为主,现在也开始转型,摒弃矿业,转入制造业。

这些年徐州矿停了许多,之前挖煤的现在村里老一点的人都去山西挖煤了。煤矿关停,环境好了许多,之前挖的坑,现在填上水,变成水上公园,环境陡然高大上许多。

随笔: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还有就是徐州的政策支持,定位是淮海经济圈核心城市。淮海区域影响力最强的徐州当仁不让的要做核心龙头。这样一来经济人文社会教育,科技发展等各方面配套设施也会大幅度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徐州,发展徐州。这样不出几年,苏南的众多企业优先入驻徐州,引入徐州,带动徐州发展,经济肯定会更上一台阶。

徐州人争气,底子好,在加上扶持优先发展未来经济社会,不论那一个方面,徐州都会发展迅猛。

徐州作为全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优势和劣势长期并存,“老”的根深蒂固,传统困难短期内难以解决,但优势同样明显,需要创新引领、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比如甲骨文、华为、联想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这几年都走进了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今年徐州软件园新增入驻名企已达340余家,是去年新增名企的3至4倍。科技服务、节能环保、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在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布局、成长。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党建民说:“十九大报告多次阐述,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正因为掌握了核心科技,企业已成长为集物联网技术开发、智能新风系统、检测设备等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大气治理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随笔: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徐州软件园已成长为整个淮海经济区内最重要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截止去年10月,总规划面积仅百亩的园区,已实现产值逾40亿元,成为徐州的未来科技发展蓄水池 。徐州科学技术发展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科学的春天”给科普事业带来了春风。今年是“科学的春天”40余年,中国科协也将迎来甲子之年,大徐州的科普创作也出现了“星火燎原”之势。徐州科技局不负众望,带领徐州企业与时俱进、拼搏创新,一个个科技新成果像一枚枚鲜艳的果实亮丽着徐州的金秋;徐州的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可普及讲座、科学知识大赛、科学素养大比拼等,让我们的下一代都成了小小科学家!徐州真正进入了科学的春天。

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徐州科普工作必须善于识变、应变、求变,进行一场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目标标准的深刻创新,在新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释放对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的支撑作用,打造新时代大徐州的“创新发展科普之翼”。

创新驱动,徐州软件园成未来科技发展蓄水池。未来几年发展注定会突飞猛进。因为徐州虽然地处苏北,乃是核心区域,当之无愧淮海区域老大。

别说未来徐州怎样,既现在的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一座曾经以煤著称的古城,如今抖去身上的煤灰,实现了华丽转身,迎来了科普的春天。

随笔:一座城的科普春天

作者简介:魏巍: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杨子报业网、徐州商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喜爱文字,喜欢用散文随笔怡情暖心,有文艺范,亦有烟火气。

从事新闻工作。喜欢旅行、书法、绘画、摄影,搜集世界各地明信片。把各地景色收入镜头,用文字描绘山川美景,喜欢分享自己的一切旅游攻略与感受。

十五岁始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几百余万字,作品散见《中国女性杂志》、《读者》、《莫愁》、《中国教育报》、《中国作文周刊》、《四川烹饪》、《椰城》、《中国职工教育》、《中国金融经济》、《国学周刊》、《太原日报》、《中国散文诗刊》、《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华东电力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吉林农业》、《大伾山文艺杂志》、《济宁电视报》、《徐州杂文》等数十家报刊杂志。

2011年出版文集《爱若烟花》。2017年,出版散文集《剪一缕月光入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