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百姓争着做强盗?清朝那些奇葩事

一、

清顺治年间,山东滕县一带强盗猖獗。十个百姓中有七个是强盗,官府都不敢抓。

后来,这些强盗受到招安,归顺了朝廷,县官为他们另立户口,称为“盗户”。凡盗户与良民发生争执,官府就千方百计袒护他们,生怕他们造反。

自此后,打官司的人就总是冒称盗户,一上公堂,原被告都不去争论对错,而是一个劲地去争辩谁才是真盗户,为此官府还得跑去核查户籍。

正巧,县衙门里有狐狸作祟,县官的女儿被狐狸精迷得神魂颠倒。县官就请来法师,用符咒捉住了狐狸,把它放到一个瓶子里,准备用火烧死它。

这时,只听那狐狸在里头大喊:“我是盗户!”听到的人都暗自偷笑,心想:小样,你爷爷这招早用过咧。

抱朴说:

官府怕盗匪造反,不去惹事,这是常情;百姓为打赢官司,去争论扯谎,也是常情;但这两件事合到一块,就不是常情了。

为什么老百姓争着做强盗?清朝那些奇葩事

二、

明末,济南到处都是盗贼,每个县都设置军队,抓到盗贼就杀掉。

章丘县的盗贼特别多,负责抓捕的军队里有个士兵,其佩刀特别锋利,一刀就能断头。一天,军官抓到十来名强盗,把他们全都押去了法场,准备行刑。

其中有个强盗认得这个士兵,就犹豫地凑过去跟他说:“听说你的刀最快,砍头不用砍第两次,求你来杀我!”士兵说:“好吧。你等会紧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

这强盗跟着他来到刑场,士兵亮出刀一把砍了下去,强盗的脑袋果然轱辘一声就掉了下来。等滚到数步开外,头还在转圈并大声称赞到:“好快的刀!”

抱朴说:

能把一个砍头的故事讲得那么风趣,能把士兵和强盗组成CP,偏只用了几笔,天下除了蒲松龄还有谁!

三、

陕西某公,上任去做盐官,没把家室给带上。结果遇上抗清事变,他的家乡成了盗匪聚集的地方,家人音信全无。

事变平息后,某公赶紧派人去探问,但方圆百里人烟断绝,无地方能打听到消息。

正好某公进京述职,身边有个老差役死了老婆,没钱续弦,某公就凑了几两银子给他,让他去讨个老婆。当时清兵凯旋,俘获的妇女数都数不清,妇女们被插上草标,押到市场上卖,像卖牛马一样。

那个老差役怀里揣着银子到市场上去选购,自知钱少,不敢问年轻女人的价钱。看见一个妇人,十分整洁,虽年老但架不住便宜,就买了回来。

回家后老妇人坐在床上,仔细看他,说:“你不是那个老李头吗?”

差役大惊:“你怎么知道!”

“你跟着我儿子当差,怎么不认识!”

差役大惊,忙跑去告诉某公:“我把你娘娶过来啦!”某公过去一看,果然是亲娘,两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加倍赏赐了老差役。

老差役兜里钱多了,又跑到市场上溜达。这回他不再买老的了,看见一妇人年纪三十出头,气质超凡脱俗,就赎买了她。

往回走时,那妇人一边走一边拿眼瞧他,说:“你不是那个老李头吗?”

差役惊问,她说:“你跟着我丈夫当差,我怎能不认识!”

于是他又跑去见某公,说:“我把你老婆娶过来啦!”某公一看,果真是他的夫人,又悲痛失声。

一天之内,某公就和母亲、妻子团聚了,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他花大价钱为差役娶了个貌美的妻子。

想来必定是某公有大德,所以鬼神都听到了他的心声。可惜跟我说这事的人已经忘了此人的姓名,不过秦中或许还有能记得他姓名的人。

抱朴说:

天下竟然有这样凑巧的事!前面说,做恶事99%都逃不过(故事详见主页前一篇)这里要说做善事哪怕只有1%的概率得到回报,也要去坚持。

某公难道全靠天助吗?首先,他得有怜悯之心,舍得给差役讨老婆的钱,不然他娘哪里能被“娶”回来?

其次他得有感恩之心,如果不是给差役加倍的赏赐,差役就买不起年轻女人,又怎么能够把他的妻子给“娶”回来呢?

所以圣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是充满了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