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邊防人和事——駐雲南某邊防旅一線連隊戍邊故事

新華社昆明10月1日電題:滇南邊防人和事——駐雲南某邊防旅一線連隊戍邊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小紅

戰友

牛永東和張志華,打小一起長大,一起結伴打工,19歲那年,雙雙參了軍。

無巧不成書。兩人同在一個新兵營,下連,又分到同一個邊防連。

一起摸爬滾打,他們雙雙成了標兵,雙雙晉選士官,第三年又同時入黨。

同鄉誼,戰友情。每當一人有困難,另一人總及時出現。邊防巡邏,張志華被毒蛇咬傷,情急之下,牛永東張嘴就吸出傷口毒液,爬上陡崖採山藥緊急外敷散毒。牛永東父親病重住院,張志華把工資平均分成兩份,一份給牛永東,一份寄回家。

從新兵到老兵,轉眼間,8年過去了。這年,兩人都面臨中士晉升上士,都遞交了申請書。然而,連隊只有一個名額。各方能力,兩人不分伯仲。這可難壞了連長和指導員。

牛永東思緒萬千。父親病重,這幾年自己工資解決了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當過兵的父親總以當兵的兒子為榮,怎能接受自己退伍?可轉念一想,張志華何嘗不是如此?

那晚,熄燈後。牛永東從指導員手裡拿回了申請書。任憑指導員如何問,都不說一句話。

牛永東退伍了。走的那天,抱著張志華止不住地流淚——那是張志華第一次看到他落淚。

再後來,牛永東父親病逝了。彌留之際,已意識不清,不住地囑咐兒子要在部隊好好幹。這些,張志華都知道,他還聽說,牛永東獨身去了他們原來一起打工的老地方。

那天,戰士張雷到圖書室借書,翻開牛永東贈給連隊的書,飄落一封信。那是寫給指導員的:“……我把晉升機會留給張志華,既為了戰友情,也為了連隊,他是多面手,留下來對連隊建設更有好處……”

張志華從指導員手上接過這封信的時候,正是連日陰雨後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信上每一個字,都戳疼了他的心。站在營門外山頂,張志華不禁朝著家鄉,大聲喊道:牛永東——

那聲音在大山間迴盪,飄得很遠,很遠。

野菜香

“採野菜比賽,現在開始!”

值班員一聲哨響,十連各班迅速撲向山坡,從地上拔起一根根薺菜、蕨萊、豬耳朵菜。五班長劉洋是“老邊防”,帶領全班不一會兒就採了一大袋野菜。

十連官兵與野菜結緣的故事,要追溯到前些年。

那時,連隊駐地條件艱苦,下山只有一條崎嶇泥濘的山路,每逢道路塌方,泥石流滑坡封路,官兵們十天半個月吃不上新鮮蔬菜。

一次,連隊老指導員龔祥寬帶隊巡邏,途遇一老鄉採摘名為“雷公根”的野菜。詢問得知這種野菜,不僅口感甘甜、生津止渴,還有解暑降溫功效。

連隊駐地氣候適宜野菜生長,常見的野菜有薺菜、馬齒莧、魚腥草、野芹菜等,長滿山坡。何不利用這特有的生態資源調劑連隊伙食?他邀請村民為官兵傳授辨識各種野菜和製作食用方法。為避免誤採誤食發生中毒,他還拍照製作成卡片,對“照”採摘。

就這樣,採摘野菜成為了一代代十連官兵艱苦奮的精神傳承。如今,邊防連隊條件改善,但十連官兵採摘野菜傳統卻繼承下來。

一小時後,採野菜比賽結束。值班員宣佈五班獲勝。熱烈掌聲中,滿滿幾揹簍新鮮野菜送到炊事班。

涼拌薺菜、清炒蕨萊……晚餐,連隊餐桌上多了一盤盤清香的野菜。豐盛的“野菜宴”,讓十連官兵們喜笑顏開。

草棚俱樂部

上世紀80年代,深山哨所,文化生活貧乏,為提振士氣,前哨官兵就地取材搭建茅草棚子,自制笛子、二胡娛樂,壘起彈藥箱當書桌,“草棚俱樂部”因此聞名。

數十年來,戍邊官兵陸續購置了多種樂器,文體器材,建起近千冊圖書的“圖書角”。前些年,哨所聯通了軍網,看上了液晶大屏電視。

然而,前些年發生的一件事卻在連隊炸開了鍋:探親休假中,一名士官遭遇電信詐騙,損失數千元。

“慣用詐騙伎倆為啥騙得了我們戰士?”通過問卷調查,指導員李英強發現,很多官兵沒用過網絡外賣、網上訂票,大部分官兵不會在線支付,不懂網約車。“長期在偏遠邊防衛國戍邊,咱們官兵與社會‘脫節’了!”

四級軍士長高統壘有過一次尷尬經歷。休假期間,外出忘帶錢包,導購員好不容易教會他微信支付,卻因事先沒有綁定銀行卡而作罷,只好空手而回。“雖然知道很多新鮮事物,但常年生活在深山腹地,根本就沒有實踐的機會。”

“草棚俱樂部”裡吹拉彈唱、琴棋書畫雖能陶冶情操,但更需要開拓視野,提升網絡科技素養,掌握必要用網技能。連隊決定拓展“草棚俱樂部”功能,讓官兵不在“指尖時代”落伍。

“草棚俱樂部”裡辦起培訓班,剛到連隊的新排長、新戰士成為老師,從網購、微信支付、網絡訂票,再到共享單車、電子金融理財,官兵們越學越起勁。

如今,官兵“網事”越來越多。下士丁煥然根據戍邊生活創作的微視頻作品,斬獲上級展評一等獎。上士徐黎君休假提前約好網約車,下了火車就有專車接,省時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