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水淹七軍的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曹操命曹仁兵出樊城,攻打關羽,同時讓于禁做策應。

但是正值秋天,連綿暴雨後漢水氾濫,平地水深數丈,于禁所率的七軍將士都被淹沒在水裡,汪洋一片,無法作戰。于禁只好投降關羽,魏將龐德則被斬殺。

那麼,水淹七軍是淹的哪“七軍”呢?

1、歷史最早的軍隊分為九軍

在歷史上存在關於行軍佈陣的說法,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根源都是來自於九軍之法。九軍的來歷則與黃帝的大臣風后有關。風后即風伯,是上古風姓部落首領,源自燧人氏,是伏羲之子,以主司天文、可預知風雨而得名。

《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風后即風伯,是上古風姓部落首領

黃帝征討作亂蚩尤時,最初無法取勝,九戰九敗,最終拜風后等人為將,而風后“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壘”,風后以伏羲八卦為本,設八陣圖、九宮軍,行軍佈陣,一舉打敗了蚩尤。

這裡的八陣圖、九宮軍就是大家常說的“九宮八卦陣”。九軍是在離、艮、兌、乾、巽、震、坤、坎里加一箇中卦,九宮可理解為九軍,由九軍按八卦方位布成的軍陣,通俗的講就是前、後、左、中、右、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九軍。當然,這裡的九軍與後世的六軍、三軍有本質不同。

2、西周軍隊分為六軍、三軍

根據西周的軍制,軍隊分為六軍、三軍。這源自《周禮》所定的規矩:“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此處的“王”是指“王師”,即天子的軍隊,大國、次國、小國是根據分封時所獲爵位不同來區分的。

“王六軍”有多少兵士組成呢?答應是:72000人;三軍則由36000兵士組成。但是,從春秋末期開始,各諸侯不斷擴軍,大多從人數上都超越了“王師”,甚至諸侯所屬的公卿也擅自設立三軍,與國君抗衡。

《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九宮八卦陣

對此《左傳》記載了一個歷史事件就說明了當時的情況:魯國季武子想設立三軍,大夫叔孫豹勸他:“不可。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徵不德。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

叔孫豹所說大意如下:不可以。根據周制,天子可擁有六軍,由大公統率,征討不義之國。大的諸侯擁有三軍,由六卿統帥,可隨天子出征。小的諸侯設六卿而沒有三軍,由六卿統率武士輔助國政。伯、子、男以下的小國,如果國內有大夫,而沒有天子任命的卿,只能派武士隨同諸侯征戰,不能單獨出征。

西周的六軍、三軍與風后的九宮軍,本質上是有差別的。九宮軍是行軍作戰時的一種陣形、陣勢,根源上是一種“法”。而西周的六軍、三軍是軍隊組成的一種結構,從根源上講是一種“制”。

3、六軍、三軍如何演變成七軍

關於“王六軍”的具體名稱,目前沒有形成共識。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六軍是泛指,並無太多實際意義。也有人認為,六軍是指上軍、下軍、左軍、右軍、虞軍、中軍。其中的虞軍負責行軍時的前哨偵察,駐軍時的巡邏安保;中軍則是主將所率的主力部隊。

對於“三軍”人們通常認為是指上軍、下軍、中軍。先秦時期,諸侯征戰以戰車為主,因為只有貴族士大夫才能養得起戰車、戰馬。後來戰勝國擁有了大量俘虜,就把他們和服兵役的平民編成步兵,跟在戰車後面作戰。

《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六軍、三軍如何演變成七軍

因此,三軍是由戰車、兵步兩部分組成。到了春秋時的晉文公時,步兵才成為單獨的兵種。當時,晉國為抵抗狄族侵犯,在三軍基礎上設立了“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合稱為“六軍”。這裡的六軍和“王六軍”不是一個概念。

六軍、三軍如何演變成七軍的呢?這是因為從戰國時期開始,諸侯為了徵地盤,置周天子不顧,紛紛擴軍,從建制規模上已大大超越了“王六軍”。而周天子管不過來,也管不了,只好默認諸侯們的擴軍行為。

同時,發端於戰國時期的軍事理論日漸成熟,經過數代人、數位著名軍事家比如姜太公、司馬穰苴、孫武、孫臏、諸葛亮等人的實踐和總結,六軍、三軍的傳統體系已被打破,七軍體系正式建立。

所謂的七軍是指前軍、右虞候軍、右軍、中軍、左虞侯軍、左軍、後軍。其中的虞候軍就是“王六軍”中的虞軍。與“王六軍”相比,七軍中多了一個前軍,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前鋒軍”、“先鋒軍”。

《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七軍體系正式建立

4、七軍之名真正創制者是李靖

儘管三國時期就有了七軍之說,仍有大量研究者認為,這裡的“七”並非實指七支不同功能和作用的部隊,而是一種泛指,形容軍隊很多。目前,公認的是七軍之名真正創制者是李靖。

李靖是唐太宗時的大將,軍事實踐、理論素養極高。李靖領兵時,多流行風后創制的九宮軍,即前軍、策前軍、右虞侯軍、右軍、中軍、右虞侯軍;左軍、後軍、策後軍。但李靖因為兵少無法分為九軍,就在九軍基礎上改制出“六花陣”。

六花陣是指右廂前軍;右廂右軍、左廂左軍、左廂後軍;右虞侯軍、左虞侯軍;中軍,這樣就組成了七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認為,九軍變成七軍,真正創制者是李靖。李靖之前雖有七軍說法,但沒有達成共識,李靖之後七軍才完全定型。

為什麼沈括在七軍的軍制形成中,如此推崇李靖呢?這是因為李靖不僅給七軍起了具體名稱,還把七軍的行軍、作戰等全部標準化,為後世之人領兵統將提供了範本。據李靖的《衛公兵法》,七軍由二萬人馬組成,“如或多或少,臨時更定”。

李靖認為,七軍出征要按順序行軍,分別是:右虞候馬軍、右虞候步軍;右軍馬軍、右軍步軍;前軍馬軍、前軍步軍;中軍馬軍、中軍步軍;右軍馬軍、後軍步軍;左軍馬軍、右軍步軍;左虞侯馬軍、左虞侯步軍。

《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李靖是唐太宗時的大將

《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是指哪“七軍”呢?

六花陣演變而成的七軍

對於以上七軍李靖規定:馬軍離步軍一二里外行軍,遇有土坡、山陵就要派三五名騎兵佔據,以防虞候軍萬一沒有發現。其他各軍要在這裡環顧四周,觀察敵情。右虞候軍最早安營紮寨,負責“路平道路,修理泥淖、橋津,檢行水草”。左虞候軍要負責安排隊列,保證軍容齊整。如果是軍隊返回,順序則是左虞候馬軍、左虞侯步軍,然後是左馬軍、左步軍,依次類推。

李靖還對七軍出征時的陣形、輜重、先鋒等隊伍的分列等進行了規定,甚至連駐紮結營時幾人挖幾個廁所都有規定,即“兩隊共掘一廁”……

七軍在現代語境中基本消失了,人們通常用海陸空三軍來泛指各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