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9月30日晚,中国交响乐团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浦东交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以“浦东声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69周年诞辰献礼。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浦东交响》演出盛况。摄影:除署名为均为孙楠。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支持下,浦东新区积极嫁接高端资源,先后邀请到了中国交响乐团主创团队艺术家、国家优秀词曲艺术家、摄影家、美术家、作家到浦东集中采风,委约创作浦东开发开放题材的原创文艺作品。艺术家们深入浦东,在浦东实地体验生活长达3个多月,充分撷取养料、汲取创作素材,致力于为浦东留下一批纪念改革开放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家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聆听的每一个故事,对话的每一个浦东人,最后都化成一首首或轻松灵动、或激情昂扬、或大气恢弘的交响乐章。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浦东交响》是中国交响乐团历经一年时间精心打磨,为浦东量身打造的原创交响音乐作品。《浦东交响》音乐会由叶小纲、邵恩、郭小笛、赵石军、黄凯然、杨帆、王喆、李劭晟作曲,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中国交响乐团特邀指挥陈燮阳指挥,钢琴演奏家谭小棠等出演。音乐会由前奏曲《旭日东升》、《浦东山歌回想曲》、《浦东往事》、钢琴与乐队《天际》和《浦东交响》共五首曲子组成。

《浦东交响》组曲包含“足迹”、“迅疾”、“遇见”、“希望”四个乐章。“足迹”一章温暖叙述浦东在过去百年间见证的风云变幻;“迅疾”一章改舒缓的节奏为明快悠扬,表达浦东如疾风骤雨一般的发展变化及改革开放40年来砥砺奋发、踏浪弄潮的中国面貌;“遇见”一章则以浪漫情调描写当代浦东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包容心态;最后一章“希望”以“人的意志”与“时代的意志”作为主导材料,层层递进,一场充满梦想的奋斗跃然于耳畔。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名家担纲深入采风,从交响里听出“沪剧山歌锣鼓书”

担纲《浦东交响》创作和演出的是被誉为“中国交响乐艺术旗舰乐团”的中国交响乐团。为浦东创作反映开发开放成果的宏大作品,在国交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接下这一艰巨的创作任务后,今年1月和4月,国交《浦东交响》创作团队两次来到浦东开展创作采风。”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张艺介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牵头策划指导,将《浦东交响》的创作任务纳入国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创作的大框架。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摄影:徐网林。

他透露,8名参与作曲的作曲家,既有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也有伴随浦东开发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走进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城,远赴船来船往的洋山深水港;在张闻天故居、新场古镇、红色泥城主题馆感知浦东深厚的历史文化,也到中国商飞研究院、大飞机总装基地、张江科学城领略浦东高精尖科技的风采。艺术家们凝神倾听浦东奇迹背后的故事,一次次感动、感慨,最终成就了一段段美妙的旋律。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国家一级作曲家郭小笛、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生导师赵石军,是《浦东交响》创作团队中的老前辈。他们承接创作了整场音乐会的传统部分:《浦东山歌回想曲》与《浦东往事》。

在浦东的采风,赵石军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沪剧传承人的交流,“我学习讨教了沪剧东乡调的音乐风格与创作要点。”最终他在《浦东往事》里融入了传统沪剧曲目的行弦与唱段。郭小笛在《浦东山歌回想曲》中,不仅融入了浦东山歌,还敲响了浦东的国家级非遗锣鼓书的堂锣与堂鼓。这些浦东的乡音,展现的正是浦东的文化记忆。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地域的也是普适的,“浦东故事”就是“中国传奇”

有了国交老前辈的“压阵”引领,更多年轻创作者挑起了《浦东交响》创作的大梁。在8人的创作团队中,创作《天际》的黄凯然、创作《足迹》的杨帆与创作《希望》的李劭晟,都是年轻的80后;创作《遇见》的王喆,则是70后。国交依托《浦东交响》完善创作梯队,增强了整部作品的新鲜活力。

黄凯然创作的《天际》,是长约15分钟的钢琴协奏曲,以“中国大飞机项目”为创作灵感。曲调先抑后扬,听众能感受到尾声“一飞冲天”的豪迈。“我是一个从小喜欢飞机的人。在浦东,我参观了大飞机总装基地,也在商飞研究院亲身体验了飞机座舱模拟设备,感谢浦东为我圆梦。”

用音乐诉说开发开放28周年,《浦东交响》奏响国家大剧院

在风格多样化的上半场演出后,下半场的《浦东交响》是一部厚重的组曲,用音符展现浦东的过去与未来。创作《遇见》的王喆认为:“每个人对浦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把古典与现代的音乐元素融合,来表现我心目中的‘浦东浪漫’。”

“大家的创作都各具个性,国际化元素浓郁,又不失本土文化因子,很好地表达出浦东的开放精神。”叶小纲坦言,整部作品演出非常成功,但也发现了许多需要打磨改进的地方,“艺术作品都是越改越好,越演越好。我相信《浦东交响》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