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恰當的背景調查,導致了企業與人才的遺憾錯失

背景調查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有時會直接決定企業的人才引進結果。但很多企業在背景調查時選擇了錯誤的策略,僅從一個人口中瞭解其對候選人的評價,據此決定是否錄用該候選人。

不恰當的背景調查,導致了企業與人才的遺憾錯失

Photo by Galymzhan Abdugalimov on Unsplash

這種自認為對的錯誤思想,不僅僅給公司人才引進造成損失,也極容易給人才貼上有偏見的標籤,這種工作思路是極其坑人坑己的。

一次,在某咖啡廳和A公司的老闆助理聊天,他給老王講了一個關於A公司背景調查的故事:

魔都一職業經理人張先生,前後經歷過A公司的5輪面試,但在背景調查時出現了差錯,導致與該企業擦肩而過。原因究竟出在哪裡呢?該助理告訴老王,正是因為A公司在背景調查時,過於主觀和草率導致。

經過5輪的面試後,A公司的領導其實對張先生比較滿意,就安排人力資源部員工B對其進行背景調查。恰巧張先生所在公司有B認識的朋友,B就給張先生公司的這位員工C打電話瞭解背景。

由於張先生是高層領導,經常不在公司,C對張先生又不熟悉,就答覆說:公司高層有這麼一個人,但很少在公司看到他,是不是已經離職了。

正是因為這個莫須有的判斷,B就認為張先生已經離職,但簡歷上還寫著在職,於是向公司領導彙報說張先生簡歷造假。

簡歷造假,是關乎人品的重大指摘。就這樣,A公司錯失了一位人才。而被拒絕的張先生,在一個月後加入了A公司的競爭對手公司。

一次論壇上,A公司老闆與張先生狹路相逢,才驚覺此人去了競爭對手公司,並已經做出一番成就。他安排助理私下再次調查張先生的真實背景。在提交的資料中,顯示A先生背景正常,沒有任何不良汙點。

不恰當的背景調查,導致了企業與人才的遺憾錯失

Photo by Domenico Loia on Unsplash

這時,A公司老闆突然意識到,是人力資源背景調查出現了問題,可已經追悔莫及。

老王一直在思考,像張先生遇到的事情,應該屬於常見的問題。現在職場上,很多企業為了節省背景調查的預算,就安排公司HR隨機從不同人員口中打聽候選人,以此來決定是否錄用候選人。

另一位來自魔都某互聯網醫療公司的候選人,是業內非常優秀的人才,當她得知應聘公司採取這種方式做背景調查,毅然選擇拒絕入職。原因很簡單,她感覺企業做事情不客觀、沒章法、過於草率。

背景調查的目的,是通過與候選人共事過的人員來了解真實評價,而決不是隻憑一人之口,就簡單判斷候選人是否被錄用

真正有修養的人,都不會對別人亂評價、不會槓精,也不會“亂人因果”,他們會懂得嘴上留德;而那些格局小、沒有見識的人,恰恰樂於用嘴投票,喜歡在言語上戰勝別人,更傾向於對不懂、看不明白的事情亂評價

所以,老王建議遠離這些沒有修為的人,在做候選人背景調查時,一定要客觀、真實,決不能只聽一個人的評價,就決定是否錄用候選人。

背景調查時,到底該向哪些人瞭解情況呢?根據老王經驗的來判斷,背景調查是對高層或核心人員進行職場履行真實情況的核查,一定要做到:

1、向候選人的直接領導進行諮詢;

2、向候選人所在公司的HR負責人進行諮詢;

3、向候選人所在公司的高層進行諮詢;

4、向候選人所在公司的平級同事進行諮詢。

多方位諮詢之後,才可能做出客觀有效的綜合評價,候選人的優缺點也會詳盡體現出來。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種特殊情形,如果所調查的人員口徑全部一致,那麼無論說好或不好,都請不要急於錄用。或許候選人有問題,或許背景調查的人員選取有問題,還是要謹慎行事。

看到這你可能已經被老王搞糊塗,到底該錄用哪些候選人呢?老王認為,任何人都不會十全十美,都會有好、有壞的評價。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錄用候選人,若候選人職業道德和人品上沒有問題、情商合格,能力又恰好符合職位需要,即可大膽錄用。

很多公司因資源匱乏,找不到高層的資源或電話,只能選擇向候選人前公司的基礎人員來了解其背景,或亂打公司電話盲目詢問。這樣的過程,嚴格來說是稱不上背景調查的,只能說在瞭解候選人在其同事心目中的位置。

不恰當的背景調查,導致了企業與人才的遺憾錯失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真正的背景調查,需要詳盡而走心,這是決定公司人才引進和僱主品牌的大事情。

老王建議,公司在做新人背景調查時,要麼去委託靠譜的第三方公司調查,要麼由公司高層親自完成,千萬不能找沒有判斷力的基礎員工來調查公司未來高層人員的背景,這樣不符合常識,也會拉低公司的水準,降低公司的品牌。

所以,在做背景調查時,決不能從一個人口中得到對候選人的評價,就武斷做出是否錄用候選人的決定。

寫在最後

職場上要提防禍從口出,管好自己的嘴,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也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職場上不要逞一時之快,因言語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不要讓自己的口無遮攔毀掉所有的人際關係

老王建議,請謹慎評價他人,切記嘴上留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