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釉里红的起源

釉里红瓷器,是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名瓷之一。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瓷器.出于元代中期纪年墓;它证明在“至元戊寅”(公元1338年)已经有了釉里红瓷器的生产。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为什么传世的釉里红这么稀少?

釉里红瓷与青花瓷制作工序大体相同。两者同为釉下彩,唯呈色红,蓝各异两者同样用笔在胎上绘画,但用料铜、钴有别两者同样需在高温下烧成,但对气氛要求不同。釉里红对窑室中气氛要求严格,铜非得在还原焰气氛中才呈现红色。青花对窑室中气氛的要求也严格,但比釉里红对窑室气氛的要求稍宽。釉里红由于烧成难度大,传世与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器数量甚少。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釉里红的发展

当时(元代)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至明中后期渐渐不再烧制。直至清康熙,才重新烧制,雍正年间成功烧制“青花釉里红”,青花为钴,釉里红为铜,两者对于烧成气氛的要求明显不一致,但雍正青花釉里红却将两者都烧得十分鲜艳,可见当时技术之纯熟,雍正时期釉里红工艺得到全面发展。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釉里红的收藏价值

很多人都不了解,所以不知道真正的价值,但是,在现今追求美的极致的收藏界里面,釉里红瓷器,得到了真正的发扬光大!

还记得2011年,保利2070万RMB成交的清康熙 釉里红牡丹纹苹果尊时的轰动,因为在此之前,很少见过成交过千万的釉里红,或者有,但是没有传闻于世!

但是这一下,正式打开了拍卖市场的大门!

2014年,香港苏富比4000多万的RMB成交了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这又是一次新的釉里红成交价格的刷新!

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让世人,真正领略了釉里红瓷器的魅力所在!

以后,陆陆续续,釉里红的成交,越来越多,几百万到几千万的都有!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

本品造型恢弘雄健,为元青花大罐同类罕见之佳作。纹饰层次繁密,自上而下多达八重,肩部前后绘饰穿花麒麟鸾凤纹,麒麟回首腾跃,动感逼真,鸾凤飞翔飘至,仪态安逸。罐身主题纹饰为六朵缠枝牡丹纹,胫部则是十瓣仰莲纹。布局清晰分明,笔意酣畅洒脱,所绘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青花浓翠如墨,深入胎骨,兼有丹青之妙。内腹壁釉面斑驳,但碹修较之同类规整干净,底部亦然,挖足明显,圈足内清楚可见一道道大小细密不一的修坯痕。对慢轮修坯工艺来说,能如此细致制作,颇为不易,这是摩羯鱼耳式大罐的特有之处,伊朗阿迪比尔神庙的藏品亦存在同类修坯情况,由此可见,此类大罐的成型制作精细的程度堪称元青花罐类之首。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本品另一独特之处就是以摩羯鱼为耳饰,纵观元代青花瓷器,摩羯鱼除此之外,不曾见于运用于其它器形或纹饰之上。摩羯,又称摩伽罗,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坐骑,其头部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像鱼。佛教经典以其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又因“摩羯以肉济人”,后来成为佛教圣物,有意收藏本品,可以联系小编。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有意收藏,可私信

元至治本《新刊全相平话》中的鬼谷下山记载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釉里红

马未都老师浅谈釉里红

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讲述瓷中珍品釉里红,为我们拨开历史迷雾,揭示这当中的种种谜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喜欢釉里红,其喜好程度远远程度青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呢?釉里红跟青花结合,会衍生出什么新的瓷器品种呢?当今,一个釉里红瓷盘竟然能拍出570万美金的天价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欢釉里红?其喜好程度远远的超过了青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隐情呢?为什么历史上釉里红的烧造会时断时续,有时候停烧时间竟会长达200年之久。这当中究竟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呢?而釉里红跟青花结合,又会衍生出什么样的新的瓷器品种呢?当今为什么一个釉里红瓷盘竟然能拍出570万美金的天价。人们在震惊之余不仅要问釉里红究竟是什么样的瓷器,它的奇特之处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

马未都说很长时间我们对釉里红瓷器有很多误解,主要是从烧造起它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它跟其他的瓷器有点不一样,首先它跟青花不一样。青花从元代烧起一直没有间断一直到今天700多年,那釉里红它在烧造当中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有很多时期它是不烧造的,所以我们对釉里红的了解就不够深。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它与青花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我们仔细去研究它的时候,它可能略早一点。它的废品率大大要高于青花,这就是为什么它少的原因。釉里红它在元代的时候不能说它完全成熟,所以在历代的出土当中釉里红的数量是比较少的,比如我们建国以后比较重要的一次出土就是代的高安的出土里面釉里红只有几件。建国以来釉里红的出土,就是元代的釉里红出土是非常少的。

经过马未都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元代的釉里红瓷器出土非常少,显然是跟当时釉里红瓷器的废品率很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导致釉里红瓷器较少的烧造有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高废品率的现象发生呢?

马未都说我们得先解释一下这个烧造的时候,它有一种环境叫气氛,就是专业术语叫气氛,那么瓷器是在某一种气氛中烧成的。气氛一般来说就是两种,一种就是氧化,一种就是还原。我们得简单地跟大家说,因为这个说起来它比较复杂,我们不说它复杂,说的简单一点。氧化是什么呢?这等于我们炉子开着火门,让它有充分的氧气进去这就叫氧化。还原就是闷着火,过去北方话就是把火封了就是这么一种感觉。那么釉里红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简单地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

它是以铜为呈色剂,那么气温稍微高一点,它就会失败,就是立刻会失败。如果温度低了一点,它也失败。温度如果一低,它就变成黑的,非常不好看。如果温度一高,它就飞了,这个颜色没了。这个温度之间允许的差额是多大呢,大约只有十度。我们听着十度的温度好象不是很小,但是放在1300度的高温里10度连1%都没有,我们今天很容易控制这个温度,有这个温度计,你看着炉外的温度计就知道炉膛内的温度,当时是没有温度计的。所有的窑工都是凭眼睛去看这个火,来判断火的温度。这个困难是非常大的。我们用眼睛能看出这个火的温差,大部分人是可以看出来的。你看那个蜡烛,蜡烛是火很弱,是红色的。你看你们家的煤气灶,火是蓝色的,温度很高。但是你要看1300度那种惨白的火中那一点的温差,那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具有丰富窑工经验的人才能看出来,这1%的误差就决定了釉里红的生死。元代是釉里红创烧的这个年代,因为失败过多,所以它导致就不能发展了。

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有一次失败你是不怕的,你会继续实验,你会继续获得它的成功。那么你老在失败,那么你就容易放弃。釉里红它是以它特殊的色泽来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历史上只有元代永宣时期,就是明代初年以及康乾时期这三个时代充分的烧造过釉里红,其他的时期非常地罕见。

元代至元15年,1278年的时候元政府就在景德镇设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主管瓷器的机构,后来也算是唯一的一个国家专营瓷器的机构叫浮梁瓷局,浮梁我们都知道就是景德镇。釉里红在元朝是一个创新的品种,它从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内蒙市场,可见它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由于釉里红的烧造难度非常大,就是我说废品率非常高,所以它在价格上它就大大的要高于青花,那么我废品率高,那么我得把这个废品的成本要加在它烧好的成本身上。在过去的收藏中釉里红一直是青花的十倍,就是这个价钱,很贵。

我刚喜欢陶瓷收藏的时候,人家一提釉里红,我就肃然起敬。说,哎呦,我说我什么时候能够买一件釉里红呢,看不到,因为当时市场不像这么信息透明,而且有大量的商品可供你选择,那个时候都是不是很明朗的,都是偷偷摸摸的,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你很难按照你的心愿碰到这样的瓷器。我当时记得琉璃厂有的文物商店刚开张的时候,官窑瓷器,就是一般的明清官窑就卖几百块钱,那很贵了,在当时也很贵,但是釉里红要卖到上千块钱。2004年,美国旧金山有一家拍卖行拍卖了一个洪武的大盘,有48公分直径,大约有这么大。当时成交价是570万美金,当时创下了世界纪录。这个盘子在旧金山是偶然发现的,盘子的主人叫卡里斯勒,是个女士,她非常热爱旅游,也特别爱收藏中国艺术品。她在1900年到1925年期间,她曾三次来到中国。我们知道今天从美国到中国就一买张机票过来了。在当时你要远渡重洋要一次中国往返一次,就算点个卯也得一年。时间非常长,所以她在这样一段时间里三次来到中国,可见她对中国这种喜爱。那么她在一种偶然的机会下她买了一个釉里红的大盘,是洪武时期的。她的父亲曾经在19世纪创造了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快递公司叫快马快递公司,她这个公司到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们知道现在世界各国有很多著名的快递公司,我们常用你像UBS,我们自己也有快递。她之所以当时能买这个东西,可见她的家底是非常殷实的。这个瓷器在当年她买的时候,尽管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它可能是很便宜,但在那个时期可能还是很贵的。由于这个盘子的直径硕大,她就用它吃海鲜、搁螃蟹,她这么一吃就在她们家里搁了有快一百年。这一百年一直在她们家使用,盘子的胎比较厚,由于使用比较精心也没有磕碰。那么老太太都已经去世了,她还留有她当年在中国旅游时的照片,坐在一个船上,船后面还有中国的一个船夫,显然她的家族是不知道这个盘子的重要性的。她家族不知道,她一直在用,后来偶然的机会被这个拍卖行发现的时候,说你这个盘子很有意思,你拿过来我们给你拍拍试试看,在一个不大的拍卖行拍卖了570万美金。那么它为什么这么贵呢?首先是它的尺寸。元代瓷器尺寸比较大,它一直影响到洪武,洪武的瓷器尺寸也比较大,所以这个盘子由于它的尺寸决定了它一个价格。故宫呢,故宫的收藏它的釉里红的收藏也有类似的盘子,尺寸大小都差不多。这时候我们想这事就很有意思的,对于她来说就是无意间喜欢中国的艺术品买了一个东西在使用,一百年后惠及后人卖了那么多的钱,这说起来就跟一句俗语一样叫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终于这个东西开始值钱了。收藏的乐趣很多时候就在于此,就是说我不一定知道它什么时候值钱,当它值钱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那种乐趣反而比我们预想的更快乐。

釉里红是中国陶瓷中的一个非常罕见的品种,烧造的难度是非常大,所以在历史上只有鼎盛时期它才能出现,即便在永宣和康熙时期这些品种也不是很多,所以从收藏角度上讲,釉里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品种。由于过去的收藏观念,釉里红是大大的高于青花,但是我们今天对釉里红的认知是非常不够的。我们今天根本不能想像过去的价位,过去你拿一个釉里红,你拿一个青花,那没人会认为釉里红不如青花,可今天很多青花比釉里红卖得还贵。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今天就有很多机会在等待着你。我们讲釉里红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的,它的特点是它要画较为具体的内容。比如宣德的宝石红,雍正的祭红,其他的颜色也有相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金蓝,弘治的鸡油黄,康熙的苹果绿,雍正的腌制红等等。这些都是单色陶瓷在陶瓷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力量!

一红释文彩、显妙有、舒柔暖、安自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