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每次下江南爲何總要見一個「拾破爛」的老頭杭世駿?

小小嬴政


乾隆在歷史上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他曾效仿祖父康熙六下江南,晚年自詡“十全老人”,實際上乾隆遠沒有康熙的寬宏大量。比如他對待江南名士杭世駿就顯得小肚雞腸,杭世駿最後落魄到“拾破爛”的地步,乾隆都不放過他,六下江南,有兩次召見,在第六次下江南召見後,杭世駿回家後,當夜暴斃身亡。乾隆為什麼要屢召“拾破爛”的杭世駿?他的死和乾隆有關嗎?



▲乾隆

杭世駿(1695~1773),字大宗,浙江杭州人。清代史學家,文學家,名士。杭世駿以博學多才顯赫一時。

乾隆元年(1736年),40歲的杭世駿授翰林院編修之職,校勘武英殿《十三經》、《二十四史》。這和當時的紀曉嵐的官職是一樣的,紀曉嵐是《四庫全書》的主編。杭世駿和紀曉嵐沒有交集。但他和紀曉嵐一樣耿直,都是寧折不彎的直臣。

乾隆八年,天氣久旱無雨,古代人們迷信,認為這是老天示警。此時皇帝要下罪己詔,要招賢納士,廣開言路。乾隆按照慣例徵求群臣意見。其實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誰知杭世駿認真了,洋洋灑灑上了一份“萬言書”。書中指出了乾隆的種種為政弊端。其中有一條是選官不重用漢人。其原文如下:

滿州賢才雖多,較之漢人十之三四。天下巡撫常滿漢參半,總督則漢人無一也。何內滿而外漢也?”又云:“三江兩浙,天下人才淵藪,邊隅之士,間出者無幾。今則果於用邊之人,不計其才,不計其操履,不計其資俸,而十年不調者,皆江浙之人,豈非有意見畛域?



上書大意是說皇帝用人存在偏見,天下十個人中,滿洲人才佔兩三個,然而朝中總督沒有一個是漢人。江浙人才輩出,但在政府中沒有人升調。

講真杭世駿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並且針砭時弊。可是乾隆最忌諱的是漢人掌權,滿人本來就少,他害怕漢人奪了大清的江山。乾隆勃然大怒,下旨處死杭世駿,幸虧他的老鄉刑部尚書徐本極力為他求情,稱杭是狂生,不識時務”,徐本不停的叩頭,直到把額頭磕腫了,乾隆才消了氣。把杭世駿免死革職趕回了老家杭州。

話說杭世駿被削職為民,他倒落得無官一身輕。閒來無事養養花種種草,侍奉老母。乾隆卻一直惦記著他。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時,下榻浙江海寧陳氏為他修的官邸。有一天,他想起了召見杭世駿,意思是看看他還活著沒,杭世駿接到聖旨急忙見駕。這時杭世駿已70歲的高齡了。乾隆見他活的挺硬朗,於是問道:“你現在怎麼過活呢?”杭世駿回答道:“臣開了箇舊貨攤。”乾隆不解道:“何謂開舊貨攤?”杭回答:“收購些破銅爛鐵,擺在地上賣給別人。”乾隆聽罷大笑,親手書寫了“買賣破銅爛鐵”六個大字賜給他。其實這裡面有譏諷杭世駿的意思。



▲杭世駿

杭世駿是個狂放之人,根本不在乎乾隆貶損之意,回到杭州,在鬧市擺了一個地攤,用一布幡大書幾個大字: “奉旨收賣廢銅爛鐵”。老百姓覺得好奇,一時觀者如堵。我估計乾隆知道這情況,還不氣個半死!本來想羞辱他,反過來讓他利用了。這和三國時,諸葛亮送給司馬懿女人衣服有異曲同工之妙。

時間如流水般的過去了。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第六次下江南時,依然在下榻的陳氏官邸召見了杭世駿,此時杭已是78歲的耄耋老人了。

乾隆見到杭世駿氣色不錯,於是問道:“你還是那麼狂放不羈嗎?性情改過了麼?”世駿回答:“臣老矣,不能改也。”乾隆緊接著說道:“何以老而不死?”杭回答說:“臣尚要歌詠太平。”乾隆笑了笑。

杭世駿說的這些話本沒有毛病,可乾隆認為杭世駿有譏諷之意,當時乾隆重用和珅,朝中多有不滿言詞。乾隆晚年朝政並不太平,乾隆為兒子嘉慶留下的是個爛攤子。



杭世駿回到家,當天晚上就去死了,他的死一直是個謎,是不是乾隆派人謀殺了杭世駿,史書沒有記載。也許這個謎底永遠不會揭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