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育」基石 塑「文明」之花

集寧師範學院作為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師範院校,歷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在學校60年的辦學歷程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師德先進、模範個人,也湧現出一大批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優秀教師,更有大批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恪盡職守的普通教職工。他們在艱苦的辦學條件下,嚴守“求實創新、為人師表”的校訓,弘揚“立德修身、教書育人”的教風,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樹立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廣大學生的衷心愛戴和全社會的普遍尊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的大局出發,深刻闡釋了教育工作和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明確提出作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要具有“四有”“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標準。這些標準一脈相承、系統完整,形成了對廣大教師思想、道德、學識、能力、作風、紀律等方面全方位的要求,賦予了人民教師神聖的職責使命,是新時代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遵循。

集寧師範學院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落實中央關於高等教育改革目標任務,圍繞立德樹人,凝聚全校智慧和力量,按照《集寧師範學院章程》《集寧師範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抓住轉型發展新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學校啟動了師資隊伍建設“111”工程,制定了《集寧師範學院教職工進修培訓管理辦法》,累計投入700餘萬元,資助184名青年教師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在績效工資改革中,向教學、科研一線傾斜,向高層次人才傾斜,充分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制定了《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辦法》,設立高層次人才安家費、科研啟動基金。大力推進教師隊伍“雙百工程”(即“十三五”期間,學校引進和培養100名教授、100名博士)建設,提高了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和引進力度。

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中,集寧師範學院著力構建“三育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著力建立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努力鑄造一支師德高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人民滿意的教職工隊伍,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學校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從2015年開始,集寧師範學院在教師節對“三育人”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共表彰“教書育人”先進個人57人,“管理育人”先進個人31人,“服務育人”先進個人15人。2018年,第一次評選了校級“師德標兵”,共15人。

2018年5月31日,集寧師範學院舉辦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誓師大會。全體教職工簽定《師德師風建設責任書》,表達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的信心和決心。

朱玉東校長對照“四有”好教師的要求,對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照把學校建設成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師範大學的奮鬥目標,明確提出:一是把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放在首位,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教師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任何偏頗,都會影響到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二是知行合一提升師德修養,要愛黨愛國、堅定信念、鍛造師德之魂,要涵養人格、砥礪品格,深扎師德之根,要專心治學、厚積薄發,築牢師德之基,要恪盡職守、仁而愛人,疏浚師德之源;三是加強建設、厚植師德師風土壤,通過師德師風建設活動,著力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愛崗愛生愛校”意識,著力構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學校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先。習總書記在與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座談時講過一段話:“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為進一步加深教師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理解,不斷推動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的師德、師風的建設水平,學校特邀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諮詢委員、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田建國作了“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的專題報告。田建國教授反覆叮囑年輕教師,要多提升自己“立德樹人”的教育文化,即在教學實踐當中要實施文化育人,要多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這樣才能營造出良好的“立德樹人”的教育環境。

習總書記強調,教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有端正文明的行為舉止,有美好高尚的道德品格,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才能影響學生、薰陶學生,最終實現對學生美好行為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在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感召下,各系院、部門積極開展多種形式文化活動,以文明校園創建成效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如學校舉行了“身邊人講身邊事”主題黨日活動,對工作在各個崗位上的優秀黨員進行了表彰;教育科學學院開展“師德建設月”主題系列活動,通過徵文、演講等形式表達了同學們對教育工作者的誠摯敬意,表達了一種感恩、敬業、堅守的精神追求,並邀請退休老教師召開座談會,身體力行闡釋什麼是“四有”好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展現思想的力量,舞動青春夢想”實踐教學活動,以全新的授課方式完成了對“中國夢”的詮釋與教育作用。

共青團是組織學生文化生活的主力軍,特別是近年來開展的“築愛”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寒假社會實踐調查等校內外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受到校內外廣泛好評。五年來,學校共組建國家級、自治區級、校級等各類“三下鄉”服務隊100餘支,涵蓋了政策宣講、教育幫扶、科技支農、文藝宣傳、生態環保、法律援助、公益服務等多個服務方面,服務地域幾乎遍佈自治區的城鎮鄉村,校團委多次榮獲全區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工作優秀組織獎,目前學校註冊志願者達到10399人。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第二課堂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並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績。學校每年都組織開展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文化藝術節、大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等,通過相關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外生活,開闊了視野,鍛鍊了能力,更在思想品德建設方面得到了提升,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磨練了勤學苦練意志等。

立“德育”基石,塑“文明”之花。學校激勵學子們堅定“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的信念,激勵全體教職員工樹立不忘初心、立德樹人、爭做“四有”好教師的決心。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倡導教師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化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去教育學生,用自身的榜樣去激勵學生,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師德建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每一位教師都真正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之隊”的“築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