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營經濟離場論何以此時出現

私營經濟離場論何以此時出現

這兩天私營經濟離場論竟然堂而皇之出現在輿論場,引發輿論譁然。出現此論調的一個理由是“私營經濟已經初步完成了協助公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階段性歷史重任。下一步,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一種全新形態、更加集中、更加團結、更加規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經濟,將可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的新發展中,呈現越來越大的比重”,理由是“私營經濟”即非公有制經濟“是沒有紀律的,是沒有深謀遠慮的,是不足以面對日趨嚴峻的國際競爭的”。

從理論上看,此論調無視或者不懂改革開放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兩大理論基礎。“特色”在什麼地方呢?先說說社會主義的核心概念,它等於公有制+計劃經濟+按勞分配。我們之所以加上“特色”二字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在公有制基礎上大力發展私營經濟;摒棄計劃經濟,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也就是說,在經濟領域上“特色”二字基本體現在這個基礎上。

新時期,繼續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絕不能逆時代潮流而動,開歷史倒車。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在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兩個毫不動搖”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這一段話,簡明扼要地闡述了新時期經濟基本制度與理論的基礎。因此,提出“私營經濟離場論”顯然是對中國特色理論與經濟基本制度的無知。

從實踐上看,特色理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理論大大釋放了私營經濟、私營企業、私營資本的積極性,使其在為改革開放中作出了巨大貢獻。數據最具說服力。

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165萬億元,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超60%,撐起了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我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

在城鎮就業中,民營經濟的佔比超過了80%,而新增就業貢獻率超過了90%。

私營經濟離場論何以此時出現

2012年以來,民間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已連續5年超過60%,最高達到65.4%。尤其是在製造業領域,目前民間投資的比重已超八成,民間投資已成投資主力軍。

這些數據一方面證明民營經濟的巨大貢獻,另一方面說明特色理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方向是經過實踐證明完全正確與符合國情的。

你讓“民營經濟離場”,60%的GDP、60%的投資、80%的就業、50%的稅收,你負責嗎?完全是罔顧實踐事實的極端不負責任的論調。

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看,市場經濟內心呼喚配套的私營經濟、私營資本、民間投資。“激活經濟的內生動力”是歷次經濟會議都重點強調的。主要包括幾層意思:一是消費動力,二是創新動力,三是民營經濟民間資本投資的動力。後者是最主要的。民營經濟民間資本被激活了,經濟的內生動力就基本調動起來了。

讓民營經濟離場,無疑是在扼殺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其用心險惡啊!

私營經濟離場論何以此時出現

最值得思考的是,“私營經濟離場論”為何在這個時候與當口出現,為何堂而皇之地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冒出來?為何敢給“一大二公”的僵化體制招魂?它是感覺到出現的土壤了?是否在迎合什麼?對於這種公然開歷史與改革開放倒車的行徑,必須旗幟鮮明的說不與亮劍。

這也提醒我們,要真改革、真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