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多難才可興邦。可是在1840年到1949年華夏卻遭受了近百年的苦難和屈辱,這一段歷史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每個華夏子孫的腦海。那麼在這一百年中,華夏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恥辱,甚至到了亡國滅種的時刻?小編在此整理一下,讓我們共同回顧歷史,放眼明天。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一、1840年-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

此次戰爭以大清失敗英國取勝結束,中國與英國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軍費,分24年付清)。

1843年,《中美望廈條約》簽訂: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也就是說,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全部獲得。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簽訂:法國人可以在五個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貿易,設立領事,停泊兵船等。對法國人的家產、財貨,中國政府負責保護,中國人均不得欺凌侵犯。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二、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此次戰爭英法聯軍進入北京,併火燒了圓明園。戰爭中沙俄以出兵"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共簽訂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導致大片中國領土被切割,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三、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

這場戰爭雙方基本持平,結果導致大清恭親王奕訢和法國費裡內閣倒臺。雙方簽訂《中法新約》,清方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四、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戰爭

這場戰爭,導致北洋水師覆滅,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中日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

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包括釣魚島)、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後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條約還約定了一系列其他不平等的條件。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五、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

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共同組成聯軍進入北京,西太后攜光緒西逃,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1、賠償4.5億白銀(每個中國人賠一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3、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4、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辛丑條約》的簽訂,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六、1931年-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

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戰爭,霸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協議,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後共計十四年。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

華夏百年恥辱史,歷數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

如果從1840到1945日本投降,列強給中國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累積人數至少達2.8億,經濟損失50萬億美元。回望那段百年的恥辱史,留給中華民族的是深深的烙印。

我們不希望延續仇恨,但是忘記恥辱史則國家民族沒有未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願那百年恥辱史能化為華夏奮勇向前的熱血,能成為民族奮鬥不息的皮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