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在庇护拉登的态度上为何如此坚决?

1989年,经过近10年漫长的抗苏战争之后,阿富汗人民终于迎来了苏联撤军。但是随之而来的并非和平,而是军阀雄起,他们画地为牢,为非作歹,百姓如处水火之中。正是在这种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局势下,塔利班应运而生。

塔利班在庇护拉登的态度上为何如此坚决?

“塔利班”是阿富汗语,原意为“伊斯兰学生”,它是1994年阿富汗宗教学校的青年学生在穆罕默德·奥马尔领导下通过一系列事件自发兴起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

本·拉登流亡阿富汗后,住在塔利班的大本营坎大哈,“9·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十分微妙的多层关系。

首先,拉登与塔利班特别是其首脑奥马尔是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早在1980年,拉登就抛弃了豪华的生活,投身于阿富汗的抗苏斗争之中,他频繁地往来于中东和南亚之间,为“圣战”从事募捐,和塔利班的许多老兵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着。

塔利班在庇护拉登的态度上为何如此坚决?

塔利班政权建立后,拉登为其提供经济援助,并为他们训练部队,教授制作炸弹、爆炸、行刺和隐蔽等技术。据信,拉登提供给塔利班的经援至少有4000万美元。他们的目的都是要通过“伊斯兰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伊斯兰国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其次,拉登和奥马尔还是私交甚笃的“一家人”。据说他们各自的女儿分别嫁给对方为妻,成为互相既是岳丈又是女婿的特殊关系。塔利班长期庇护拉登,作为报答,拉登还为奥马尔兴建了一座防弹住宅。

然而,拉登又不仅仅是塔利班称兄道弟的座上客,他对塔利班出钱出力加以援助,自然要进一步插手塔利班事务。塔利班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亦有强硬派和温和派之争,奥马尔在两派之间一贯采取中间态度,力图维护塔利班团结的大局。而拉登却以援助武器和金钱贿赂等手段拉拢以塔利班国防部长、副国防部长和一些高级将领为代表的强硬派人物,使他们与自己结成联盟,干预塔利班的内部事务。

塔利班在庇护拉登的态度上为何如此坚决?

例如在毁佛事件上便不难听出幕后拉登的声音,因为此前奥马尔历来主张保护阿富汗的历史文物,1999年就曾颁布过相关法令,此次签署“毁佛令”,便不能不让人怀疑由于强硬派在拉登支持下的有恃无恐而使奥马尔被迫让步。同时拉登在奥马尔身边派驻了不少“绝对忠诚”的阿拉伯卫兵,可以说是明为保护,实则监控。从塔利班方面,他们一直拒绝承认得到拉登的资助,称拉登并没有多少财富。塔利班本身不是恐怖组织,不能和本·拉登划等号。

无论本·拉登与塔利班之间的关系多么微妙难解,但是塔利班在庇护拉登的态度上始终是坚决的。无论是面对空中禁航、悬赏捉拿还是面对经济制裁,塔利班不改初衷,强硬地认为拉登是他们的客人,他们应该对拉登的安全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