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鹿鼎記》:無厘頭之下,充滿江湖與官場的險惡!

“頂級的喜劇,到最後原來是悲劇”,這句話經常被用於“喜劇天王”周星馳身上——初看其電影,是捧腹大笑;再看之時,卻體會到了小人物的辛酸。

這種說法,未必是準確的;然而,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周星馳的電影大多數都有著很多地暗喻、暗諷和對某些人物、事件,乃至於社會風氣的調侃。只不過,這些都經常被無厘頭的表面所掩蓋,我們往往只是看到了搞笑,而未曾留意其深意。

被金庸先生稱之位將韋小寶演繹得十分到位的《鹿鼎記》,便是這樣的一部電影,看著處處都是令人忍不住笑出聲的對白、情節和表演,但也處處充滿著江湖與官場的險惡。

首先是陳近南設計騙韋小寶進宮偷四十二章經,就展現出了天地會和陳近南的真面目。

周星馳《鹿鼎記》:無厘頭之下,充滿江湖與官場的險惡!

“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這是一來就給陳近南的評價,堪稱大英雄。然而,這位英雄在韋小寶冒險將他救下之後,卻壓根沒有想過善後,而是想說聲謝謝就走人。若不是韋小寶的姐姐及妓院老闆,陳近南根本就不可能收韋小寶做徒弟。

不情不願之下,陳近南將韋小寶帶回到了天地會。可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設計將韋小寶送進宮去,在明知道十死無生的情況下。很顯然,這就是為了名正言順地將自己的救命恩人清除掉,要不然,正常人都不會讓一個毫無功夫、對所有事情全無瞭解的人,去做一件難於登天的任務;如果這樣做了,必然是另有目的。

只不過他沒想到韋小寶這麼地聰明和好運氣,不但沒死,反而混得風生水起。

離開陳近南,進入到皇宮之後,韋小寶立馬就認識了另一個人,一個讓他體會到什麼是官場無朋友、為了利益誰都可以出賣的人,也就是多隆。

周星馳《鹿鼎記》:無厘頭之下,充滿江湖與官場的險惡!

多隆怎麼出賣韋小寶,那是有目共睹,而且是三番兩次。雖然韋小寶也從來沒有真的將他當做朋友,然官場險惡因此也顯露無疑。

除了韋小寶,其他的角色所遭遇的事情,同樣也體現了江湖和官場的兇險。

比如說神龍教聖女龍兒,對平西王吳三桂是忠心耿耿、深信不疑,可最終卻被下毒,險些受侮辱而死。

還有馮錫範,前一秒還是吳三桂的軍師,一起謀劃怎麼起兵,下一秒立刻就投靠朝廷,將吳三桂的核心機密全部呈獻給了康熙,深刻地詮釋了什麼是“利益當頭,神佛讓道”。

周星馳《鹿鼎記》:無厘頭之下,充滿江湖與官場的險惡!

不過話說回來,能夠將這些險惡人心,用一種無厘頭的方式表現出來,令人看完笑聲不止,這部電影的演員、導演和編劇等人,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