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首先是专业的 大公评级品牌急需重塑


8月17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对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与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

交易商协会出具的处罚意见书称,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国际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同时,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评级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如果某些机构出现违规问题,作为行业协会或者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相应监管处罚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行政处罚失当,或者处罚过重等,都可以通过法律或者行政程序进行正常的申诉以纠偏,这也是基本程序。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从监管体系的改革、评级业法制制度的建设等等方面,监管层出台了多项措施,中国的评级业有一定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仍然相对落后,中国尚未出现具有与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较有影响力的国际评级品牌。

中国金融业发展到今天,尽管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然而跟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以及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差甚远,典型的表现就是资源并不能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刚性兑付严重,旁氏金融丛生,财政和金融难分经纬,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其中最关键的短板是信用评级系统的建设滞后,信用评级机构发展迟缓,信用评级行业发育不良等等。

我国评级业最大的问题是多头监管,监管疏漏较为严重,行业准入门槛太低,导致评级行业鱼龙混杂。由于我国评级事业开展的比较晚,评级技术相对落后,评级方面的人才也相对缺乏。各家评级机构推出的评级方法各不相同,采用的评级技术很多是从国外直接借鉴过来,而这些方法和思想很多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另外,此前监管部门为了通过开放带动中国评级业的发展,形成了国内评级机构除了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完全属于本土公司外,其他几家较大规模的评级机构均有美国评级机构的参股。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的是以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为核心的“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组织”(NRSRO),垄断了90%左右的世界信用评级市场,其评级结果对国际金融市场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单从这一点而言,中国评级业急需成长壮大。

但是,一个在国际上能够建立起朗朗声望的评级机构,需要深厚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公信力已经相当长期的时间积累。评级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不是一般普通行业通过业绩积累就可以短期达到以上效果,因为他需要市场的自发公认,不是金钱和其他强制措施能够达到的效果。

最近几年市场特别诟病的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惠誉和标普等的成长,也是在长期的市场积累中形成的声望和品牌,当然即使他们有这样历史的积淀,如果长期存在不专业公正的行为,慢慢积累的市场声望和品牌会弱化,也不排除被市场抛弃的命运。

民族的首先是专业的,民族的首先是国际的,民族的首先是遵法守规的典范,这是评级业必须始终坚守的信条。评级行业主要业务范围在金融业,由于投资标的企业、行业繁杂,一般投资机构不可能对所有机构都有深刻把握,而评级机构事实上就起到一个提示风险的作用,是金融业投资的瞭望哨。

监管层此次对大公的处罚,应该是出于呵护行业发展,培育企业壮大的初衷,大公包括其他评级机构也要引以为戒,以超强的专业精神和谨慎的职业操守,回报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