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射彈道飛彈看起來比路基彈道飛彈小,爲什麼射程都差不多?

羞澀的紅領巾


這個影響的因素比較多,的確在體型上兩個看起來差異很大,受限於潛艇的空間限制,所有的潛射彈道導彈都是短粗型的,而陸基彈道導彈由於沒有空間的限制所以都比較瘦長,這也是二者看起來為什麼差異大的原因所在,其實大多數陸基彈道導彈的射程要比潛射彈道導彈遠至少60%的。




潛射彈道導彈作為目前三位一體核打擊中最重要的位置,也是各核大國爭相發展的對象,像英法兩國就直接將全部核反擊力量都放在海基潛射彈道導彈上。都已經放棄了被發現意味著被摧毀的陸基發射井方案。


彈道導彈要想飛的遠,都是像運載火箭一樣採用了多級結構設計,這樣既可以保證彈頭有足夠的威力和攜帶更多的彈頭,導彈射程也不會因為重量增加而降低,不管是陸基還是海基都是這種發展思維。陸基彈道導彈由於沒有空間限制一切都是以提高彈道導彈的性能為前提的。而這個思路放在潛射彈道導彈上就不那麼適用了,由於潛艇空間的限制,沒辦法直接將陸基彈道導彈塞進核潛艇,所以潛射彈道導彈都朝著更短更粗方向發展,更短是為了能夠放進潛艇內,潛艇最好不用設計成龜背,也不至於影響核潛艇的性能;更粗是因為導彈長度變短了後,要想射程不變(燃料質量不變),只能變得越來越粗了。







影響導彈射程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導彈的推力一個是導彈的質量,這是在都是採用相同的級數設計的前提下,如果級數不一樣那就另當別論了。理論上來說質量越輕的導彈飛行速度要比推力稍大的導彈飛的快飛的遠的。

彈道導彈現在都發展成為了清一色的固體發動機,當然可能還有幾枚液體彈道導彈存在,而固體發動機由於固體燃料的比衝比較低,所以其效率是不如液體燃料的,但是勝在成本低,保存時間長,可以隨時使用,提高了反應回擊速度,不像液體導彈一樣只能為發射前加註燃料,這也是都放棄液體發動機轉而使用固體發動機的原因。固體發動機雖然比衝一樣,但是理論上固體燃料橫截面越大單位推力越大,彈道導彈質量不變的前提下,更粗的導彈飛行速度要比細一些的導彈高。這個也不是絕對的,更粗的導彈空氣阻力也更大,所以需要減阻設計。但是由於陸基彈道導彈沒有體型的限制,做的細一些阻力小了照樣飛的快。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陸基彈道導彈射程遠是沒有很多限制的情況下達到的,而潛射彈道導彈雖然可以達到和陸基彈道導彈一樣的射程的話要不在載荷上縮水了,要不就是採用了更難更復雜的技術,而為現實中潛射彈道導彈都沒有陸基彈道導彈飛的遠。

以美國的民兵3陸基彈道導彈和三叉戟D5潛射彈道導彈對比來看,首先由於三叉戟導彈潛射的需求,導彈頭部是圓鈍型的,在水中時是最合適的體型,放在空氣中反而阻力更大,所以其在頭部設計了一個可以伸縮的空氣減阻杆(法國的潛射彈道導彈也有此設計),而這個減阻杆是要佔據導彈頭部載荷空間的。得益於其頭部空間大的原因,三叉戟彈道導彈可以攜帶10枚W88核彈頭,理論上就可以攻擊10個不同的目標。而民兵3導彈由於頭部比較尖,所以最多隻能攜帶3枚W62核彈頭,三叉戟彈道導彈雖然裝的核彈頭數量多,但是重量差不多是民兵3導彈的2倍。所以三叉戟彈道導彈使足了勁最大射程只有8000Km,而民兵3輕輕鬆鬆最大射程達到了13000Km。




再次總結一下就是,陸基彈道導彈質量輕,所以飛的遠,潛射彈道導彈雖然體型小了一圈,但是重量大,所以最大射程也就縮水了(如果三叉戟導彈只攜帶一枚核彈頭理論上是可以達到和民兵3一樣的射程的)。


魑魅涅槃


將陸基飛彈搬上潛艇,是對於現代海戰中,潛艇無法有效打擊水面艦艇後的一種補救措施,大型的戰略核潛艇甚至可以搭載2-4枚戰略洲際飛彈,而大多數潛艇都是攜帶較小的潛射彈道飛彈的,而這種飛彈打大小相比同款的陸基飛彈要小出很多,不過在射程方面沒有什麼不同,這中戰術彈道飛彈的不同的是大多都是搭載戰術核彈頭,打擊到位可以瞬間摧毀敵方的艦隊和地面目標,還能對多個目標進行同時打擊。

傳統的陸基彈道飛彈大多采用的常規穿甲戰鬥部,被大規模應用在反艦、對地打擊中,射程從200-500公里不等,陸基彈道飛彈由於考慮到爆炸威力問題,戰鬥部內會填充大量的烈性火藥炮彈,甚至是炮彈分彈頭,在採用低空突防的方式,對敵方重要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但是由於體型載彈量小等原因,對敵方造成的損失並不會很大,因此,現代戰爭中,陸基的彈道飛彈都是用來癱瘓敵方攔截系統或是飽和打擊重要軍事目標的。

而在潛射彈道飛彈的攻擊系統中,它不僅要面對打擊敵方陸地單位的問題,還要面對如何在遠處打擊敵方航母戰鬥群等艦隊的問題,由於如今的航母都配備了幾十公里內的聲吶、上百公里的雷達以及預警機系統,傳統的魚雷根本不可能打擊得到航母,因此,近距離發射高速的彈道飛彈是很好的選擇,而採用核彈頭設計即便是在末端被近防炮系統攔截,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威力也足以癱瘓一整支航母戰鬥群,所以即便是體積小了,但是速度跟航程還是一點沒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