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爲生坑

出土特徵是指玉器入土後,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或者相鄰物資的黏附而產生的各種特徵,是“生坑”現象之一。

出土特徵是難得的辨真識古的佐證,也正是基於此,仿古者也深暗此道,在仿工、仿沁、仿做舊的基礎上,常常捏些泥巴、塗些硃砂,模仿“生坑”,以期魚目混珠、有時還確能以假亂真。所以切莫一見黏土就激動,還需要了解出土附著物特徵。

(一)古玉網絡上、古玩地攤上常見“生坑”

網絡、地攤上,帶有出土特徵的“生坑古玉”屢見不鮮,凡玩玉者都會遇到,例如(圖1):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1


對於老玩家,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對於新玩者來說,遇見生坑難免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那麼,這些“生坑”還是生坑嗎?就需要切實瞭解真正的生坑出土特徵了。

(二)真正的生坑出土特徵

1、泥土附著是最常見的出土特徵

自然界中的泥土本來最易脫落,但墓葬中與物品相鄰的泥土因長期入埋的位置固定,而形成了似乎“定型”的黏附狀態;遠離物件的泥土自然脫落,但緊貼物件的泥土則形成了相對穩固的黏附,非正確的非人為干預不會自然脫落,是為泥土附著。

泥土附著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玉鉞(圖2-1),圖片來源:震旦博物館。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2-1新石器時代晚期玉鉞長15.5寬12厚1.2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2-1-1泥土附著特寫

泥土附著的紅山文化蹄形器(圖2-2),圖片來源:《中國玉器全集—1原始社會》頁3圖3。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2-2紅山文化蹄形器高11.5上最寬8.4下最寬6.8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2-2-1泥土附著特寫

泥土附著的商晚期玉龍(圖2-3),圖片來源:《商代玉器》頁120圖73。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2-3紅山文化蹄形器外徑6.4厚0.4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2-3-1泥土附著特寫

2、硃砂附著是墓坑多見的風俗特徵

據傳說,在中國古代硃砂可以起到屍體防腐作用,另一說可以改變風水不佳的地勢。此外,古人認為,紅色的硃砂代表著富貴,“紅得發紫”、“滿門朱紫”便由此而來。所以硃砂是古代墓葬中的常見之物,也自然是部分入埋古玉的附著物了。

硃砂附著的商晚期獸面紋玉飾(圖3-1),圖片來源:《藏品圖錄》圖9。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3-1商晚期獸面紋玉飾長3.2寬2.3高2.5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3-1-1硃砂附著特寫

硃砂附著的西周玉璜(圖3-2),圖片來源:《西周玉器》頁98圖69。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3-2西周玉璜長10.2寬4.4厚0.4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3-2-1硃砂附著特寫

硃砂附著的西周玉髮飾(圖3-3),圖片來源:山西省侯馬考古工作站。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3-3西周玉髮飾外徑5.5厚0.5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3-3-1硃砂附著特寫

3、鐵鏽附著是墓坑的偶見特徵

古代墓葬常有鐵劍、含鐵器、部分鐵製品等隨葬,由於鐵容易腐化,所以比較而言鐵鏽附著也是古代墓葬的偶見特徵,但是古玩行中,鐵器腐爛鏽蝕附著的例子確並不少見,所以需要仔細甄別。

鐵鏽附著的春秋晚期玉劍隔(圖4-1),圖片來源:《春秋玉器》頁321圖264。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4-1春秋玉劍隔長4.6寬2厚1.5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4-1-1鐵鏽附著特寫

鐵鏽附著的漢代玉璧(圖4-2),圖片來源:震旦博物館。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4-2漢代玉璧外徑9.5厚0.4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4-2-1鐵鏽附著特寫

4、織品附著是難得的少見特徵

古代織品殘留比較難見,附著往往見縱橫交叉的織品痕跡。

織品附著的商晚期玉羊(圖5-1),圖片來源:《群玉別藏續集》頁157圖80。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5-1商晚期玉羊長10.3寬3.8高5.15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5-1-1織品附著特寫


織品附著的漢代玉劍璲(圖5-2),圖片來源:震旦博物館。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5-2漢代玉劍璲長4.2寬2.4厚1.9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5-2-1織品附著特寫


5、自然物附著是或然特徵

由於自然界物資豐富,古人墓葬的隨葬品也繁雜不確定,有些出土附著物呈一時莫能辨識狀態,暫歸為自然物附著一類。

自然物附著的紅山文化蹄形器(圖6-1),圖片來源:《認識古玉》頁117。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6-1紅山文化蹄形器高7.5上口徑7.5下口徑6.5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6-1-1自然物附著特寫


自然物附著的漢玉劍劍彘(圖6-2),圖片來源:《認識古玉》頁35。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6-2漢玉劍劍彘長7.3寬2厚1.3釐米

古玉學步(104):出土附著有特徵 泥巴不盡為生坑

圖6-2-1自然物附著特寫

(三)不可忽視的出土特徵

生坑出土附著有著特別的“自然”狀態:

泥土附著、硃砂附著相類,既有黏附又有自然孔隙,附而不死,“活”而不僵;

鐵鏽附著為表面附著鐵鏽,伴有滲入玉質內部的紅褐色鐵沁現象,形成鐵紅的沁色;

織品附著有明顯織物痕跡殘留。

但遇出土特徵,切不可忽視其重要性,必須研究識別附著物的真偽,排除干擾,才能在辨真識仿過程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萬無一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