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西漢司馬相如,成都人氏,因小時候喜歡讀書舞劍,父親便給他起了一個“犬子”的名字。這名字不光俗氣,還時常被小夥伴們嘲笑。所以他一直尋思著給自己取個高雅的名字。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大家都讀過,司馬犬子十分崇拜藺相如,他就自個做主,改叫司馬相如了。等相如年長了,家裡人覺得他學問還行,便花錢給他捐了一個郎官,在京城等待分配。可惜漢景帝不大喜歡儒生,相如一看帶的銀子都快花光了,朝廷也沒有任用他的意思,便投到梁孝王門下,白吃白喝幾年,直到梁孝王去世,才返回成都。這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子虛賦》,關於他早期的情感婚姻狀態,各種史書資料隻字未提,總之是光棍一條。

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

回到成都後,家裡先前為了給他謀取官職,早就一貧如洗,按照現在的說法,是又回到解放前了。司馬相如是一片茫然,不知該如何是好。他的老朋友臨邛令王吉知道他的情況後,便邀請他前往臨邛幫他做事,雖說沒有官職,吃飯的問題解決了。臨邛的鄉紳聽說,臨邛令王大人請來一位大才子,都以請他到家中做客為榮。可是司馬相如還有點擺譜,不是誰都能請得動的。當地大財主卓王孫為了見司馬相如,不惜備了一份厚禮,請王吉幫忙,邀請司馬相到他家做客。相如薄不得王吉的面子,只好跟隨王吉去參加改變他一生的宴會。

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若在平時,家裡來了客人,家眷是不出來見客的。王吉王大人帶著大才子來了,女眷們都想出來一睹客人的風采,就一起出來拜見客人,這裡邊就有卓王孫的小女兒,15歲便守寡回孃家居住的卓文君。卓文君生得是貌美無雙,氣韻非凡。這下可了不得了,司馬相如正值青春年少,一直沒有如意的對象。所以也顧不得大才子的架子了,主動要求為客人們撫琴助興。可是他演奏的曲目是《鳳求凰》,明擺著是給卓文君聽的。有一點司馬相如做得不大好,你喜歡人家姑娘,何不請王吉牽線,明媒正娶啊?!他不這麼做,也不像從前那麼清高自傲了,沒事就往卓家大院外邊溜達,暗中收買卓文君身邊的下人,幫他美言,傳遞書信。卓文君雖然守寡在家,但仍是豆蔻年華,哪裡經得住司馬相如這麼撩撥啊!於是趁著月黑天高,收拾了一點金銀細軟,連夜與司馬相如私奔,趕回成都。

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卓王孫知道後氣得破口大罵,聲稱與女兒從此斷絕父女關係,老死不相來往。回到成都後,司馬相如還是沒有找到正經的事做,小兩口日子過得挺緊張。卓文君為了夫君,就想出一個坑爹的主意,二人重返臨邛當壚賣酒,孃家若是丟不起這人,必定出手相助。夫妻二人就一個做酒保,一個做老闆娘,真的在臨邛街面上開起來小酒鋪子。二人的來頭太大了,來光顧的客人還不少。就有好事者給卓家通風報信。卓王孫差點沒氣死,幾宿沒閤眼。倒是卓文君的兄弟來勸他,好歹都這樣了,不如給他們一些財物,如果姓司馬的發達了,未必就是壞事。老卓一想,也只能這樣了。於是與二人見面,認下這門親戚,給了卓文君大批財物作為嫁妝,風風光光地、正式把女兒嫁給了司馬相如。

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在卓家的資助下,廣交朋友,特別是蜀郡在長安的官宦,很多跟他都是鐵哥們。此時是漢武帝執政,跟他老子不大一樣,比較喜歡文學。有一天他讀到《子虛賦》是拍手稱讚,說要是能見得此人才好。就有身邊一個養狗的狗監,名叫楊得意的說:回陛下,這是臣的同鄉司馬相如寫的,臣認得他,現在在成都。漢武帝一聽,趕緊下詔,把司馬相如請回長安,委以重任。司馬相如在長安混得是春風得意,難免有些忘形,就想接著撩妹納個妾,快活快活。已然忘記夫妻之情和卓家的資助之恩了。不料這一折騰,竟然激發出卓文君的文學才華了,她就給司馬相如回信,不是哭哭啼啼的哀求、指責,而是寫了一首很有水平的《白頭吟》(相傳還有一首《一別之後》),寫得是情真意切,文采飛揚。把司馬相如羞愧得無地自容,遂打消了在外撩妹的念頭,從此夫妻恩愛,白頭到老。

撩妹才子司馬相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