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一句原文,讓「韓醫」讚嘆:原來我們這麼悠久

我們知道,中醫是我們傳統文化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幾千年來一直守護著我們民族的健康。而作為中醫理論的基石,《黃帝內經》的地位不可撼動。後世幾乎所有的中醫理論,都能在《黃帝內經》裡找到理論的支撐。隨著漢文化影響力的擴散,後來,韓國也非常重視對《黃帝內經》的研究,從而發展出“韓醫”這門嶄新的學科,甚至還以此申遺。要說,我們還真得佩服韓國學者們的治學精神,他們對內經研究的仔細程度,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黃帝內經》一句原文,讓“韓醫”讚歎:原來我們這麼悠久

其實,韓國的所謂“韓醫”,本來寫做“漢醫”,其意思不言而喻。在韓文裡,無論書寫還是含義,這兩個詞都完全一樣。只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經過所謂的“去漢化”後,就只有“韓醫”一個名詞存在了。尤其1986年,韓國實施“醫療改正案”後,漢醫這個稱謂就完全不見了。那麼以此算來,“韓醫”的面世,也就短短的40年曆史,為什麼“韓醫”卻能申遺呢?

《黃帝內經》一句原文,讓“韓醫”讚歎:原來我們這麼悠久

根據“大韓韓醫師協會”等正式機構對韓醫歷史的描述,大概在公元561年,當時的半島還處在高句麗平原王年代(其實高句麗也是我國東北的地方王朝,和半島上的高麗是兩回事),著名的“知聰赴日”,攜帶了包括《黃帝內經》等多種醫藥書籍,途徑韓國期間傳授給了當地人,也就是“韓醫”的雛形。而後來的《東醫寶鑑》就是在這種形式上完善起來的,再之後的《東醫壽世保元》,卻漸漸脫離了漢醫的形式,認為“韓醫”是自然形成、自然發展的了。

《黃帝內經》一句原文,讓“韓醫”讚歎:原來我們這麼悠久

我們注意到,無論《東醫寶鑑》還是《東醫壽世保元》,書名都是“東醫”而非“中醫”,這就值得我們警惕了。這應該就是韓醫申遺的理論依據。按照韓國某些學者的說法,“東醫”比“中醫”更古老更源遠流長。甚至還在《黃帝內經》裡找到了根據。那就是《素問.異法方宜論》裡的原文:“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從方位上說,無巧不巧,韓國正好是在我們的東方。按照韓國學者的理解,《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經典,而經典裡自己也說“亦從東方來”,這就說明,歧伯向黃帝介紹的“針灸”,也是從“東方”傳進來的。劃重點:就是因為這個“亦”字,學者的理解是:不僅僅“砭石”,還包括其他醫學知識,如果只有一種,那麼這個“亦”字是不是顯得有點多餘了?

於是,“韓醫”的典籍,後來都是自稱“東醫”而不是中醫了。可惜,《異法方宜論》接下來還有“南方、西方、北方、中央”等方位的描述,卻都被這些學者給選擇性忽視了。

《黃帝內經》一句原文,讓“韓醫”讚歎:原來我們這麼悠久

我們姑且不屑和它們去爭論“中醫”更悠久還是“韓醫”更古老。但是有一點倒真的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韓醫”在韓國受到的重視,幾乎所有國民都引“韓醫”為傲,這和中醫在它的發源地遭遇到的尷尬,是截然相反的待遇。很多所謂的“專家”或“公知”,舉著科學的大旗呼籲取消,真的很懷疑,再過一些年,我們作為中醫的發源地,能不能保持絕對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