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前言

彷彿春節才過去剛剛不久,不知不覺中,春天悄然而至,大地回暖,萬物復甦。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的理論,只有人的機體內環境與自然界的外環境相一致,才能陰陽平衡,人的身體同樣

由冬天的“冬藏”轉變為春天的“復甦”

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那麼我們就跟隨古人的腳步,來看看春天應該如何養生。

1. 睡眠

《黃帝內經》中提倡春天應當“夜臥早起”。晚上睡覺時間沒有特定的要求,最好不要超過十一點。但是早晨就要早一點起來,天剛矇矇亮就該起床了。

有人可能會質疑,起的太早會不會加重“春困”呢? 其實睡得時間太長會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憊。春天早早起床是順應人體陽氣的生髮。可以在午飯過後,選擇戶外陽光下走30分鐘左右,然後再睡個不超過30分鐘的午覺就可以和“春困”說拜拜了。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2.運動

《黃帝內經》中提到“廣步於庭”,大意就是在自家院裡慢慢的散步,放到今天可以理解為春天應到公園裡散散步。

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是時候該出來伸伸腿、扭扭腰,而運動是養陽的最好方法之一。應根據自身狀況,選擇爬山、八段錦、散步、太極拳等運動。

需注意的是,春季不宜選擇過於劇烈的運動,以免運動過度,汗出過多,氣隨汗洩,反而耗傷身體。春季運動要有度,運動應循序漸進,不要過快過猛,運動前可以先充分熱身,做做拉伸運動。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3. “春捂”

春天的氣候往往變化無常,溫差變化較大。一會兒是陽光普照,春風送暖;一會兒又是陰雨連綿,寒氣襲人。另外隨春陽上升,人體皮膚的毛孔逐漸疏洩,陽氣漸趨於表,末梢血液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器官的負荷加大,很難隨著氣候變化迅速調節體溫。這時人體相比冬天反而更易受到風寒的侵襲,尤其是年老體弱病人。故應適當“春捂”,預防“倒春寒”

早晚溫差變動大。可以帶件衣服備用,晚上睡覺時搭條小毛毯,避免寒氣損傷陽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人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先把上衣減掉一些,褲子可晚一些減,下身寧熱勿冷,以助養陽氣。特別是初春時要儘量使身體“不凍不寒”。然而春捂也要注意不要“捂過頭”,尤其是老人、小孩,應當適時增減衣物別捂出汗。“捂過頭”也會導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4. 開窗通風

春天氣溫上升,各種細菌、病毒等大量繁殖

若長時間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好,很容易導致感冒流行、傳染性疾病高發。春季通風比任何季節都重要。應做每天開窗通風至少兩次,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最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此外要確保被褥和衣服保持乾燥透氣。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5. 調暢情志

根據中醫五行學說,春天屬木,肝也屬木,因而春氣是養肝護肝的好時節。

春天陽氣升發,肝氣、肝火易隨春氣上升,而肝陽旺盛,易致高血壓、眩暈等疾病。另外,肝氣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緒亢進,易出現激憤、躁動不安、暴怒、吵鬧等狀態。

春季養肝除了心情平和之外,還應做到開朗豁達,以使肝木堅實,肝氣順達。如果整日鬱鬱寡歡,容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肝木克土引發脾胃問題如腹瀉等,若是過於憤怒或興奮,又對腦血管傷害很大。應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生氣或發怒影響肝的疏洩功能,引起肝氣鬱結。當按捺不住要發火時,最好做幾個深呼吸,暫時離開爭吵現場。還可以養養花草,保持心情愉悅。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6. 飲食

民以食為天,剛剛過完了大魚大肉的農曆新年,到了春天我們應該吃哪些食物?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2)薺菜:薺菜具有清熱解毒、健脾明目、降壓降脂等功效。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抗病毒,還可以預防流感。薺菜可清炒、可以熬粥。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3)芹菜:從運氣發病上看,今年上半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眩暈等病症,可以適當食用芹菜。芹菜性涼味甘,歸肝、肺、胃經,具有平肝清熱,降壓健腦等功效。芹菜可清炒,也可炒肉片,涼拌百葉。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4)春餅:不僅春分節氣,整個春天都可以吃春餅。春餅裡有豆芽。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芽是最具生命力的。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嫩芽先出,所以春天吃春餅也是順應“天人合一”。除了豆芽,還可以選擇春餅卷香椿芽。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撰稿:徐璇 徐浩

專 家 簡 介

從《黃帝內經》中學習春季養生法

  •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週三下午

  • 特需門診:週一下午

(注:特需門診可通過好大夫在線網站-徐浩大夫申請預約加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