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瑰宝 潜山桑皮纸走进故宫的幕后

千年瑰宝 潜山桑皮纸走进故宫的幕后


潜山县官庄镇世传的一种全手工制作的桑皮纸,为2004——2005年故宫大修时的特选材料。根据《潜山县志》记载:早在汉代,潜山县周边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的土特名产。该纸因时代而名,称为汉皮纸。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三种,全为手工工艺生产。工艺流程为选料、蒸煮、拣皮、制浆、帘捞、焙烤等。特点是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包装、制伞和文化工艺品。潜山的桑皮纸在故宫文物修复中,已成为专家们的首选。潜山县官庄镇刘同烟,生产的桑皮纸样品通过中国纸张研究所检测,已达到了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

桑皮纸制作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它是古人集体的科研成果,经过数代多家造纸作坊的秘密传承,缜密改良,精心保护,至今仍在不断延续传承和完善。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其他技艺可比。两县已制订保护规划,采取具体措施,进一步保护传承好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

千年瑰宝 潜山桑皮纸走进故宫的幕后


制作工艺流程:选料、蒸煮、拣皮、制浆、帘捞、焙烤等。特点是柔嫩、拉力强、不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裱褙、典籍修复、包装、制伞和文化工艺品。

央视大型纪录片《故宫》爆出内幕:潜山桑皮纸破解了倦勤斋修复难题。民间的桑皮纸怎么会和皇家有了瓜葛呢?桑皮纸,在这工业社会里,显得如此另类。身上埋藏着众多传奇的桑皮纸走进故宫,无疑更为传奇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500多年前,金紫山下的一个小镇里,匠人们在简陋的作坊里辛勤地劳碌着。

匠人们将桑树皮剥下,在场地里晒干,这只是第一步。在丰水季节,人们将这些晒干了的树皮取出,用清水进行长时间的浸泡,捞出后再用沸水进行24小时的蒸煮。

煮烂后的桑树皮被放置于打浆池内,完全用人工将树皮打细、打碎至絮状。絮状的桑树皮随后被放于捞纸池内,匠人向内添加一种神秘的药水。

用帘架将已分解均匀的纸浆捞起,纸浆充分地吸收在模具上,一张桑皮纸已初步成形。此时再送往烤房内用火焙干,成品桑皮纸就这样造出来了。

一样的工序,一样的桑皮纸,槽旁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斗转星移,官庄镇坛畈村村民刘同焰从父辈那里继承了这门手艺,每年他都会重复着这不知道重复过多少遍的劳作:剥皮——晒干——浸泡——蒸煮——腌料——踏揉——舂烂——抄纸——牵纸……

发源于山野之间的土制桑皮纸又怎么会与帝皇之家“结缘”呢?在纪录片《故宫》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古建筑中,装修最豪华的是清代,清代装修最豪华的是乾隆时期,而乾隆时期最豪华的便是故宫东北角的倦勤斋。倦勤斋是乾隆成为太上皇后,为自己晚年娱乐而修建的一座殿宇,其间的奢华可想而知。

在豪华的倦勤斋内,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绘满了图画,据专家考证,为乾隆时宫廷画师王幼学所绘,而王幼学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弟子。画面巨大、画工精美、中西合璧,这使得倦勤斋的通景画成为罕世珍品。自通景画落定至今已经二百余年。由于长期以来对倦勤斋的保护采用保守的消极做法,出现室内漏雨、通风条件差、尘土清理不力等诸多问题,导致通景画上断裂的地方随处可见,纤维的老化、霉变、水渍、虫蛀、鼠害均有发现。

千年瑰宝 潜山桑皮纸走进故宫的幕后


为修复倦勤斋,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捐赠了210万美元修复经费。可这其中,通景画的修复费用大约占了其中的一半。修复的重点是画、难点也是画。

修复资金有了着落,但修缮所使用的材料、技术、方案主要还是靠中方出。据记载,当年建造倦勤斋时,乾隆皇帝网罗了全国顶级的名匠和建筑材料。通景画所用背纸是乾隆时期的高丽纸,由桑树皮制成。为了尽可能地恢复原貌,这次大修选用的桑皮纸至少要达到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

为了这个“尽可能”,从2002年4月开始,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曹静楼先后到达高丽纸发源地韩国等地寻觅,但都未能如愿以偿。考虑到安徽的手工造纸工艺历史悠久,其中可能有制造桑皮纸的厂家。曹静楼于是通过各种渠道与安徽手工造桑皮纸的厂家联系。然而这种工艺已经失传多年,安徽民间是否仍有保留还是个问号。曹静楼就带着一批专家在两年时间内先后6次来到安徽,终于在潜山发现了可以生产桑皮纸的小造纸厂。

潜山桑皮纸有幸成为故宫大修特选材料,使这项民间绝学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也为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工艺的抢救、发掘、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官庄镇的传统造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十几位民间造纸艺人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槽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